茄子的春季早熟栽培:
(1)品种选择 要求选用比较耐弱光、耐低沮、抗逆性强、生长势中等、门茄节位低、易于坐果的早熟和中早熟品种。常用的品种如:
(2)育苗 育苗场地最好建在日光温室内,有条件时采用电热温床育苗。苗床准备可参考大棚春番茄或甜椒。采用电热温床育苗时,华北地区功率以100 W/m2为宜(高寒地区可适当提高一些)。在浸种催芽前,应晒种6-8h。用50-55℃的热水浸种,水温降至30℃时,再浸6-8h,捞出后催芽。或用1%福尔马林液浸种15-20min,清水洗净后,再浸种6-8h后进行催芽。为防止茄子褐纹病和绵疫病,可将种子浸人70-80℃热水中,不停地搅拌,使水温降至30℃左右时,继续役种6-8h后洗净催芽。采用变温处理催芽,即白天30C,夜间16-18℃。一般经5-7d即可出齐芽。种植1hm2茄子需要播种600-750g种子。播后覆土1-1.5cm。出苗前如白天保持28-30℃,夜间16-20℃,地温不低于16℃, 5-7d可出苗。幼苗出土后,应适当降低温度.防止幼苗徒长。白天保持25℃,夜间15℃。幼苗1-2片真叶时进行分苗,分苗前3-4d适当降温,白天20℃,夜间15℃。选晴天上午分苗,株、行距为1OcmX10cm,分苗后及时浇水,白天保持25-28℃,夜间18-20℃,以促进缓苗。5-7d缓苗后,白天控制在25℃左右,夜间15-18℃。播种前浇足苗床底水,分苗时再浇足分苗水,此外应尽量减少浇水次数。若用穴盘育苗,则采取控温不控水的办法,经60-65d即可定植。由于用常规方法育苗茄子苗龄达80-100d,可向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或尿素追肥,交替进行。④嫁接育苗。茄子连作重茬容易引起黄萎病、枯萎病、青枯病及根结线虫等土传病虫害,一直是栽培中不易解决的问题,可通过嫁接换根育苗栽培加以解决。砧木一般要比接稼提早播种。提前天数因品种而异,如托合巴姆出苗缓慢,一般要提前20-25d。而赤茄和北农茄砧只需提前7-10d播种。
(3)定植 因茄子根系深,定植前要深翻地,嫁接幼苗生长势强、根系发达更要求深翻,且要施足基肥,每公顷要求施优质有机肥75-120℃,外加磷酸二按和硫酸钾各450kg。茄子栽培畦多为平畦,南方也可做成小高畦,畦高15-20cm。种植密度早熟品种为45000-49500株/hm2,中熟品种为37500-40500株//hm2。茄子要求拥内气温不低于10℃, 10cm地温达12℃以上时方可定植。宜选在晴天上午定植,应带土沱,避免伤根,定植深度比番茄和甜椒略深一些,覆土厚度要在原土蛇之上,即所谓“茄子没脖”。定植后立即浇水,水渗下后封沟,将土佗埋好,应尽量提高塑料大棚内的温度,促进早缓苗。
(4)定植后的管理 在定植缓苗阶段的管理重点是保温、防寒以促进缓苗。应加大通风量,当外界最低气温稳定在15℃左右时,不再关闭通风口。昼夜大通风,使植株白天多接受白然光照,有利于开花坐果和果实着色。 茄子定植要浇足定植水,3-4d后根据墒情可再浇一次缓苗水,以后基本不再浇水,直到门茄幼果直径2.5-3cm(长茄达3-4cm长)、第1果坐住(俗称“瞪眼”时才可浇水,并结合第1果实的膨大进行追肥。以后每隔15-20d追肥1次。每公顷可追施3000-7500kg腐熟有机肥,也可追尿素150-250kg,或磷酸二钱150kg,或复合肥150-225kg等,交替使用。门茄采收后,进人盛果期,此时已进人春末夏初,气温越来越高,要保证水分充足,一般每6-7d浇水1次。当门茄开始膨大时,应将基部3片叶子打掉,以后随着植株不断生长,逐渐打掉下层叶片,以利通风透光。茄子在低温或高温条件下均会出现落花或果实不发育现象,因此生产上需采用坐果激素蘸花。目前常用的几种坐果激素有:沈农番茄丰产荆2号,每瓶对水350-500g喷花或蘸花;防落素,用量为40--50mg/kg,处理方法与沈农番茄丰产剂2号相同;2,4-D,用量20mg/kg,可供蘸花用。
下一篇: 桔梗轮纹病有何防治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