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果树园艺 > 苹果 > 苹果早期落叶病是怎么回事?如何进行有效防治? 苹果

苹果早期落叶病是怎么回事?如何进行有效防治?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早期落叶病是苹果生长期常见的叶片病害,主要有褐斑病、灰斑病和轮斑病,其中最常见和危害最严重的是苹果斑点落叶病和苹果褐斑病。

    1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团或分生孢子盘在落叶上越冬,第2年春季降雨后产生分生孢子,随雨水冲溅至树冠下叶片上,成为初次侵染菌源,继而进行多次侵染,6-7月为盛期。叶片病斑初为蝇粪状褐色小点,与健全部分界限不明显,其后发展为同心轮纹型、针芒型、混合型病斑,并变黄脱落。

  2 发病条件

  (1)雨水。雨水是病菌传播和病害流行的主要因素,4-5月多雨时能产生大量分生孢子,而且传播和入侵需要足够多的雨水。分生孢子潜育期一般为6-12天,最长45天。发病至落叶约需13-55天。因此,凡是春季多雨、夏季雨季提前、高温高湿的年份,病害就会大流行,8-9月间可使易感病品种叶片大都脱落。去年衡水不少果区落叶严重的教训证实了这一点。

  (2)树势。凡地势低洼、树冠郁闭、通风透光条件差,管理粗放、虚旺树、弱树、枝条又细又软,叶片又小又薄,极易染病。

  (3)品种。元帅系、富士系、金帅系等品种发病重,秦冠、嘎拉系等品种发病轻。

  (4)密闭。因修剪不当,果园密闭,通风透光条件差,给病菌的发生与流行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此类果园以中下部和内膛发病较重。

  (5)环剥(割)过重。早期落叶病在环剥(割)过重的树上表现最为明显套袋苹果苦痘病如何防治,特别是连年动刀的树,大小年结果严重的树最历害。

  (6)麻痹大意。许多果农在病虫害的防治上是“不见兔子不撒鹰”,往往错过了最佳防治时期,等到发病时再打药为时已晚。因早期落叶病菌都有潜伏期,尤其是褐斑病,要潜伏6~12天,从表现症状到病叶脱落需13-55天。

  (7)用药不当。症状已经出现了,有些果农不能对症用药或者购买了含量低的药,致使打药越打越严重。

  3 防治对策

  (1)强壮树势。加强果园土肥水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是防治病害的根本措施。

  (2)改造密闭园。密闭果园冬剪时要大力改造,无论采用何种树形,改造后都要达到“行间畅通,枝不交接,通风透光,方便作业”的要求。

  (3)搞好人工清园。结合冬剪剪除树上病虫枝,苹果园低碳节源种植技术连同地面落叶一同清扫出园,集中销毁,以消灭在其上越冬的病源菌。

  (4)化学防治。斑点落叶病的防治要抓好两个防治高峰:春梢期从落花后开始喷药,10天1次,连喷3次;秋梢期视病情喷1-2次。防治斑点落叶病从5月下旬到6月初开始用药防治,10-15天喷1次药,根据雨水多少连喷4-5次。较好的药剂有大生M-45、1.5%多抗霉素等。

  4 喷药要求

  (1)注意雨前喷药。要及时、准确收听天气预报,应在降雨前1-2日下午及时喷药。

  (2)注意选择优良药剂,确保防治效果。

  (3)选用压力大的机动喷药机,宜用雾化效果好的喷头,避免使用喷枪。

  (4)务求细致周到,尤其树冠的内外和上下、叶片的正反面都要均匀受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