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畜养殖 > > 兔沙门氏菌病的症状、病变及防治措施有哪些?

兔沙门氏菌病的症状、病变及防治措施有哪些?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症状除了个别病例突然死亡外,动物一般呈腹泻、体温丹高、厌食、精神沉郁。母兔从子宫及阴道内流出脓样排出物,阴道粘膜水肿、充血,孕兔常发生流产并引起死亡。流产后康复兔将不易受孕。

2病变病变因病程长短而不同。突然死亡的病例呈败血症的病理变化,大多数内脏器官充血和出血斑点,胸、腹腔内有多量浆液或纤维性渗出物;肝脏、脾脏出现针尖大小的坏死病灶,肠壁表面的淋巴结肿大,有些出现坏死。偶尔可见肠粘膜充血、出血、粘膜下层水肿,并有大量的纤维素和白细胞浸润。肠系膜淋巴结也有充血和水肿病变。怀孕母兔或已经流产的母兔,出现化脓性子宫炎,子宫粘膜表面溃疡。

3诊断该病的诊断主要根据细菌学和血清学的化验结果。在急性病例,可以从血清中分离到细菌,也可以从肝脏、脾脏、淋巴结(特别是肠系膜淋巴结)分离出细菌。在肠炎和子宫炎症的病例可以从阴道或子宫分泌物内分离到细菌。慢性或带菌病例的粪便或其它器官分泌物的新鲜材料接种于 四磺酸钠或亚硒酸钠增菌培养基,予37℃培养8—12 h后,再接种于SS或麦康凯选择培养基。将所分离到的细菌作血清学和生化反应加以确诊。另外,可用沙门氏菌多价诊断抗原与待检家兔的血清进行玻片凝集反应。

4防制本病的控制主要防止易感兔与传染源的接触。一旦发现本病,应立即检出病兔隔离治疗或淘汰,兔笼和用具应彻底消毒,并可用凝集反应普查带菌兔,对阳性者最好进行淘汰,面对阴性兔,可应用本场所分离到的沙门氏菌制成死菌苗进行预防注射,用以控制本病的流行。目前,许多沙门氏菌菌株已对多种抗生素产生了抵抗力,从而严重地降低了抗菌疗法的效力。因此使用抗生素一定要慎重,如果使用已有抗药性的抗生素以后,则会破坏已定居的、能对宿主提供保护力的固有菌区系,使微生态系统受到破坏,造成沙门氏菌无限制地增殖,通过血液循环系统而导致败血症。当病兔出现菌血性或败血性情况时,注射庆大霉素以及三甲苄磺胺嘧啶合剂对全身性沙门氏菌病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