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玉米 > 玉米紫苗病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玉米

玉米紫苗病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一是土壤缺磷。由于磷素不足,玉米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受到破坏,因为叶片内积累的糖分过多,形成花青素,从而导致叶片变紫。  二是土壤通气透水性差。由于地势低洼,积水受涝或地面板结,导致玉米根系发育不良,因而引起玉米幼苗发红或发紫。紫苗在低温、粘朽,板结和排水不良的地块上出现的尤多。  三是低温。玉米出苗后,如遇到低温,也常常会使玉米叶片变红或变紫。紫苗可导致玉米空秆、秃尖、影响产量,降低品质。

近年来,玉米紫苗病发生较多,给玉米生产造成严重的损失,也让农民的玉米产量受到很大影响。其表现症状为根系不发达,次生根较少,茎秆紫色,严重时叶片有条状紫斑,植株矮小,其表现多发生在涝洼冷凉地块和土壤板结的地块。究其原因是因为土壤温度低,透气性差,土壤有机质含量过低,影响玉米根系的正常发育,从而阻碍玉米对磷肥的吸收,表现出缺磷症状。防治方法,1,增施农家肥,提高土壤的透气性。促进玉米根系发育。2、适时播种,当土壤10厘米深温度达到8~10℃时开始播种,促使玉米根系早发快生,提高吸收养分能力。3、化学防治,一旦出现紫苗后,可喷施叶面肥,也可用0.6%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叶面喷雾,间隔5~7天喷一次,重点补充磷元素,促进根系发育,使紫苗现象能得到有效的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