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在选择好土地之后,要进行除草处理,避免使用长残留的除草剂,同时进行土壤翻松工作,处理其他轮作作物的根系等。随后进行施肥处理,处理好氮磷钾肥的比重,结合有机肥,进行施肥。同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进行生态除虫工作,在冬天做好病虫杀害工作,减少农药使用量。培养人员需要提前有针对性的进行防治工作,并且及时的消除越冬的玉米双斑萤叶甲的幼虫。在鲜食玉米容易发病时期,及时的进行相应的药物防治,尽最大可能的减少玉米双斑萤叶甲的危害。
其次,在玉米抽雄吐丝之前,一般在六月份中旬时,进行综合防治。首先处理好田间、地埂以及渠边的杂草,第二步就在成虫盛发时,利用菊酯类农药对玉米植株以及田边的杂草进行处理,但是喷药期要避开开花期。第三步就是可以采用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或者是20%速灭杀丁乳油2000倍液进行喷洒处理。
再次,由于老式的喷药工具的缺陷,其在玉米双斑萤叶甲病虫害过程中经常会面临着喷药不完整、不全面、有遗漏等情况,因此技术人员要农业逐渐向精准农业领域发展的变化,推动精准施药技术发展,极大的提升了农药施药效果,也进一步的降低农药量。所谓的精准施药技术的优点就是副作用小同时农药利用率高,可以运用在玉米双斑萤叶甲中。其具体方式有静电喷雾技术、对靶变量喷雾控制技术、无人机低空喷雾技术等。比如说,无人机低空喷药技术就是利用无人机进行低空喷洒农药,机械的运用可以确保农药的均匀喷洒,低空作业可以保障农药精准喷洒,能够更好的对付双斑萤叶甲虫害。
最后,工作人员的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影响施药效果的重要因素。由于农药属于化学药品会对人们的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所以很多国家都建立起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培育程序。然而,目前很多农药工作人员仅仅了解用药程序,病虫害习性等。技术人员需要进一步的加深对农药药剂、药性的了解,充分学习国外先进的农药使用体系,加强自身的专业性,进一步的提升用药专业度,从而达到理想化的玉米双斑萤叶甲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