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畜养殖 > > 提高母牛繁殖率的防范有哪些?

提高母牛繁殖率的防范有哪些?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选配优良的种牛

在贵州有句偐语:“母牛好好一窝,公牛好好一坡”。在选择好母牛的同时更要着重种公牛的选择。严格控制野交乱配,近亲交配。(1)母牛的选择:基本要具有本品种的体型外貌特征,没有疾病,发育良好,繁殖能力强,产乳性强,乳房发育好,四肢端正,后腿粗而丰满的母牛。

(2)种公牛的选择:目前在我们地区主要选择外国优良品种,(安格斯,西门塔尔)。公,母牛的选配必须以优配优

2.科学的饲养

母牛的营养是影响母牛繁殖力的重要因素。对母牛要进行科学化的饲养,要根据不同的孕期,及时调整营养结构和饲料供给量。每个时期需要的营养量是不一样的,并不是高营养就可以了,而是要适合此阶段。

3.调整母牛的群体年龄

调整母牛的群体繁殖年龄可以提高繁殖率,要淘汰年龄大、体质弱、生产能力低下的母牛,以保证繁殖母牛的群体结构。

4.加强配种业务员能力

目前,贵州肉牛的繁殖方式基本是采用人工受精,为了提高受胎率,。对黄牛实行改良,缩短了配种周期,提高了配种效果。要提高配种员的实际业务水平,,可以通过在一定范围内的技术交流,请技术较熟练的人员讲解等方法来提高配种员的技术水平。

5.正确掌握发情期鉴定和适时配种

做好母牛发情鉴定,掌握母牛的发情,排卵特点,做到适时配种是提高母牛受配率的重要措施。

(1)育成牛的适时配种:母牛在16至18月龄或者体重达280公斤即可配种。配种过早影响母牛本身的生长发育,容易难产,所产犊牛体质差,不易成活。配种过迟影响经济效益,降低繁殖率。

(2)经产母牛适时配种:母牛一般在产后30至45天发情宜及时配种,如错过多次情期会造成受胎率低甚至终身不孕。

(3)发情母牛适时配种:根据母牛的发情排卵规律,发情后30至36小时是最佳配种时间,此时阴道的黏液颜色由白变黄,黏稠浓度高。掌握不准确,会影响了配种受胎率。

6.早期妊娠诊断

对母牛的早期妊娠诊断,可以提高的母牛繁殖率。通过早期妊娠诊断,可以及早确定母牛是否受孕。对于诊断已经受孕的母牛,可以加强营养,以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不会因为营养不适合而造成胎儿发育不良,也避免母牛怀孕后误配而造成损失。早诊断也能确定母牛的分娩日期,及是准备,以免发生意外。对于没有妊娠的母牛,也可以及早发现,早找原因,早采取措施,减少空怀时间,缩短产犊间隔。

常用妊娠诊断方法

(1)外部观察法 母牛怀孕后,常表现为发情停止,性情温顺,行为谨慎,食欲增加,毛色润泽等外部特征。

(2)直肠检查法 在怀孕早期可能通过子宫角的形状及质地的变化来鉴定

(3)阴道检查法 在怀孕早期,阴道黏膜色泽苍白,表面干涩,无光泽,阴道收缩变紧,子宫颈口及其附近有少量黏液,子宫颈紧缩关闭,其阴道部变为苍白,有栓状物。

7.疾病的防治

(1)做好防疫措施:在饲养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兽医的防疫标准,按期做好防疫措施。所以在防疫上要做好幼苗的初期防疫,避免染病牛形成传染源。

(2)做好母疾病防治:科学饲养,要培养母牛的营养,减少母牛产科病,由于母牛的高产乳量,容易给母牛带来一些疾病,会对母牛繁殖有很大的影响。对母牛疾病的防治是非常必要的。

(3)产后疾病的预防

对刚产犊的母牛要用高 酸钾溶液对阴道和子宫进行冲洗消毒,减少和杜绝母牛生殖道疾病的发生。同时对外阴部及其周围要用温热肥皂水来苏儿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冲洗干净并用干布擦干。圈舍和围栏内被污染的垫草应及时更换,保持圈舍清洁干 ,温暖。冬天防止贼风同时喂给易消化适口性好的饲草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