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其他蔬菜 > 怎样才能做到安全、合理使用农药? 其他蔬菜

怎样才能做到安全、合理使用农药?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在生产实践中,安全合理使用农药要着重考虑下列几个问题:

(l)对症下药 就是要根据作物和病虫草鼠害特点正确选择药种,做到对症下药。一般来说,杀虫剂不能治病,杀菌剂不能治虫(仅个别例外),在蔬菜、茶叶、烟草、桑树、果树上防治病虫不能用剧毒、高残留或有怪味的农药;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用内吸剂最理想,触杀刘次之.胃毒剂则无效,等等。

(2)适时施药 要善于抓住有利时机,才能充分发挥农药的效力,确保作物免遭为害。一般在病虫发生初期施药,收效最大。防治过迟或施药过早,都难收到预期效果。总之施药前根据病虫发生规律,及时调查和准确测报,看准苗情、病(虫)情和天情,抓住关键时机,把农药用在刀口上。

(3)适法施药 为了避免对环境污染,保护好天敌和作物安全,要讲究施药方法。喷粉、喷雾、泼浇、撒毒土或颗粒剂、浸种、拌种、闷种等法各有优缺点,除根据病虫发生特点需要采用外,一般以采用低容量和超低容量喷雾或撒施颗粒剂为好。凡可用种苗处理、土壤处理、毒饵或性引诱剂诱杀来防治病虫的,宜尽量采用。

(4)适量施药 要做到适量施药,必须处理好用药浓度(准确配药)、用药量(单位面积上)和施药次数等三个问题。在单位面积上施药浓度过高或用药过大,不仅造成农药和经济上的浪费,而且还可伤害作物和天敌;反之,在单位面积上施药浓度太低或用量药不足,又不能达到防治目的,同样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甚至会引起病虫抗药性的产生。用药次数应根据病虫发生期的长短、发生数量的多少及药剂持效期的长短而定,一般来说,病虫发生期长、发生量大,应增加用药次数。

(5)均匀施药。

(6)混合、轮换施药 农药合理混用与轮用,对于多种病虫兼治、药肥兼施、省时省工、增效和防止与延缓病虫抗药性的产生都有着积极作用。但并不是任何农药都可任意混用,必须根据农药的理化性质合理地配合使用,否则会使药剂分解失效,乳剂破坏,产生沉淀,甚至引起作物药害。例如有机磷农药遇碱性物质会很快分解失效;石硫合剂和波尔多液都不能与其他农药混用。

(7)安全用药 农药的安全使用,既针对人、畜的安全而言,也针对作物要防止药害的产生。为确保人、畜安全,要制定和落实安全用药措施,包括健全农药保管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控制剧毒和高残留毒药的使用和换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为避免作物药害的产生,对新农药或未使用过的农药,在大面积使用之前,要坚持先作试验。

一、选准药剂,对症用药 :农作物病虫草害种类很多,每种农药及其不同剂型都有自己适宜防治的对象。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必须全面了解农药的性能特点和具体防治对象的发生规律,才能选择安全、有效、经济的药剂,做到对症下药。如杀虫剂中胃毒剂则对咀嚼式口器害虫有效;内吸剂一般只对刺吸式口器害虫有效;触杀剂对各种口器害虫都有效;熏蒸剂只能在保护地密闭后使用,露地使用效果不好;防治真菌病害的杀菌剂对细菌病害效果不好,防治低等真菌病害的杀菌剂对高等真菌病害效果也较差。同时还要注意选用合适的药剂剂型。同种农药的不同剂型,其防治效果也有差别。通常乳油最好,可湿性粉剂次之,粉剂最差。保护地内使用粉尘剂或烟剂效果较好。  

二、适时用药 :选择合适时间施用农药,是控制病虫草害、保护有益生物、防止药害和避免农药残留的有效途径。要掌握所要防治的病虫草害的发生规律,掌握田间实际发生动态,达到防治指标才可用药。不要简单强调"治早、治小",也不应错过有利时机。各种有害生物防治适期不同,同一种有害生物在不同的作物上为害,防治适期也有区别,使用不同药剂防治某种病虫草害的防治适期也不一样。如防治鳞翅目幼虫一般在3龄前,其他多种害虫都应在低龄期施药;防治气传病害,一般应在发病初期及时用药;保护性预防药剂必须在发病初期或前期用药;治疗性药剂用药也不能太晚;施用芽前除草剂绝对不允许在出苗后施用。  

三、准确掌握农药用量 :准确掌握农药适宜的施用量是防治病虫草害的重要环节。一定要按农药使用说明书量取农药施用量,使用浓度和单位面积用药量务必准确。尽管某些农药在一定范围内,浓度高些,单位面积用药量大些,药效会高些,但是超过限度,防治效果并不按比例提高,有些反而下降,不仅造成浪费,而且会出现药害,增加环境污染;农药用量过低,又影响防治效果,诱发病虫害的抗药性。因此,量取药剂决不能粗略估计,必须将施药面积、施药量和用水量准确计量。  

四、准确掌握农药使用方法,保证施药质量   

采用正确的使用农药方法,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农药的防治效果,而且能避免或减少杀伤有益生物、作物药害和农药残留。农药种类和剂型不同,使用方法也不同。如可湿性粉剂不能用于喷粉,粉尘剂不可用于喷雾,胃毒剂不能用于涂抹,内吸剂一般不宜制毒饵。施药要保证质量,喷雾作到细致均匀;使用烟剂必须保持棚室密闭;施用粉尘一定要避开阳光较强的中午。  

五、 据天气情况,科学、正确施用农药   

一般应在无风或微风天气施用农药,同时注意气温变化。气温低时,多数有机磷农药效果较差;温度太高,容易出现药害。多数药剂应避免中午施用。刮风下雨会使药剂流失,降低药效,因此最好使用内吸剂,其次使用乳剂。 

安全使用农药的原则:使用农药防治有害生物的原则是“安全、有效、经济”,对人类的安全应放在第一位。安全使用农药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使用农药前要认真阅读农药使用说明书或请教植保技术人员,严格遵守《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农药安全使用规定》,明确使用方法和使用范围。 (2)须按指定剂量使用适当的容器配药,配药和施药时要戴口罩、胶手套,穿着合适的衣物,防止药剂沾染皮肤、眼睛。配药应在远离饮用水源和居民点的安全地方进行。用后的农药包装物要烧毁或深埋。切不可用农药瓶、农药袋来装食品和饮用水。 (3)不要使用损坏或漏水的喷雾器。喷雾前要仔细检查开关、接头、喷头处螺丝是否拧紧,药桶有无渗漏,喷药过程中如发生堵塞,应先用清水冲洗后再排除故障,切不可用嘴吹、吸喷头和滤网。 (4)使用喷雾器喷药时切勿迎风操作,也不要左右两边同时喷射,而应隔行喷雾。大风和中午高温时应停止施药。药桶内药液不能装得过满(不能超过安全水位线)。 (5)在施药过程中不能讲话、嬉戏。如不慎沾染上农药时,应立即更换衣服,用肥皂水冲洗皮肤。喷药后,若需进食、饮水、吸烟,应先洗手、洗脸、漱口。 (6)施用过高毒农药的地方要竖立警戒标志,防止人、畜、家禽进入。 (7)注意正确使用和存放农药,避免污染环境和危害人、畜、家禽。 (8)不要让儿童、病人、“三期”(孕期、哺乳期、经期)妇女施药。施药人员应该是身体健康、年龄在18-50岁的青壮年人。 (9)如发生农药中毒症状,应立即求医诊治,并出示曾使用过的农药标签,以便医生确诊,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