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苗
实现杨树速生丰产必须选择良种壮苗造林。要根据造林地的气候、地形、土壤、水分等立地条件,选择适宜的品种,遵循选树适地的原则。选择好品种,还选择健壮的苗木。
一般杨树造林选择:高度4m以上,地径3cm以上,主干通直,顶芽饱满,木质化程度高,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根系相对完整的苗木。
栽植时,要将太长的侧根截短,以防栽时窝根,影响生长。同时要将伤、断根及机械损伤严重的根系清除,以免发生腐烂、感染病害。选用良种壮苗造林是杨树速生丰产的主要措施之一。杨树一个轮伐期一般要十多年,苗木选择不当,影响十多年的木材产量,损失巨大,因此要十分重视良种壮苗的选择。
二、适时、适地栽植
1、适时栽植:一般在苗木发芽前进行,此时苗木储蓄的养分多,消耗少,蒸腾量小,容易保持水分,根系易愈合。立春后至植树节前,植物开始复苏,树芽还未萌动,是栽植的大好季节。而植树节后,气温回升快,植树栽后不久,地上部分已萌芽生长,但根系还不能完全恢复,树木成活率降低。
2、适地适树栽植:杨树根系发达,呼吸作用强烈,需要良好的土壤通气条件,种植点土壤以湿润、肥沃、深厚、排水良好为宜。土壤有效层在40—100厘米均可种植,越厚越好,地下水位在1.5—2米之间最好。杨树属喜湿树种,不适合在坡地和丘陵上种植。河滩上的砂潮土须经深翻整地肥积灌溉才能满足丰产栽培的需要。潮竭土、褐土和潮棕壤的地下水位深,需要有灌溉条件才适用。同时杨属植物的根部有着较强的侵略性,所以它们不能被种植在房屋和水管附近。
三、栽植要点
1、保水。防止苗木失水是保证成活的关键,要尽一切可能在起苗、运苗过程中防止苗木失水,苗木栽植前最好用清水浸泡其根部,严禁苗根遭受风吹日晒。
2、树坑处理。挖坑要早,挖出的上下层土各堆放在一边,以利于土壤风化,为栽植杨苗做好准备。树坑要挖大,直径应比树苗的根幅大2/3,深度不少于80厘米。清除掉坑内的煤渣、石灰等杂物,以利树林扎根生长。
3、栽植时,树身上下必须垂直,不能歪斜,如苗木上端稍有弯曲,可在栽植时,将不垂直地面的苗木梢部转向北面,利用杨树苗的向光性,逐步把苗木梢头调直。杨树栽植时可用“三埋两踩一提苗”来概括,具体方法是:先埋1/5(20厘米)表土,然后将苗放入坑中,使苗木舒展,扶正填入表土1/2(50厘米)时,将树苗略向上提一提,使土壤与根系紧密接触,踩紧实浇足定根水,最后埋土至地面20厘米处,再次踩紧实,浇一次透水。
四、施肥,浇水
1、合理施肥:施好肥,不能乱施肥。春季栽植最好不立即施肥。应待发芽生长到夏至后再施肥。这时,温度高,树木生长旺盛而消耗大,需要分化形成越冬芽。新栽苗木一般不施肥,因为根部多有伤口,很容易受害。
2、适时灌溉。杨树对水分的要求很高,一般每年应灌水3—4次,3月下旬发芽前灌返青水,5—6月灌促生长水,促进枝叶扩展,11月灌防冻水,促进根系生长。春旱严重地区,栽后必须立即灌透水一次,灌后栽植穴土壤下沉不均,造成苗木倾斜时要及时扶正踩实,如栽后发现苗木地上部分已干死,成活无望,但苗根还存活时,应立即平茬。
五、剪枝
1、苗木处理。造林前对在运苗、分苗和栽植过程中,顶芽被损坏或顶梢被折断的植株及冻枯、畸形苗的梢头回剪到第一个壮芽2厘米以上左右,也可以采取截干措施;同时修剪受伤侧枝和较粗的侧枝。
2、幼树整形。造林的第一年秋冬必须对幼树进行整形,剪去影响主梢生长的竞争枝(双头或多头枝),以后逐年及时剪去树冠中下部的霸王枝,以避免减弱主干生长,确保树干通直无侧枝。
六、病虫害防治
杨树移栽后要做好病虫害的预测,及时进行药物防治,保证林木健康成长。
病害:杨树溃疡病,发病的刮去病部后,用浓度较高的波尔多液浆(1:3:15)涂抹。
虫害:主要有杨尺蠖、刺蛾、杨卷叶螟、杨扇舟蛾、草履蚧、天牛等食叶害虫危害。杨尺蠖幼虫取食树叶,吃光嫩叶,发生期早,危害期短,常暴发成灾。幼虫遇惊扰立即吐丝下垂,悬于树冠下,恢复平静后再慢慢绕丝上升到树上,可通过除草、施肥,毁灭越冬、越夏虫蛹;或在树干基部捆薄膜,阻止雌蛾上树产卵;害虫上树后,用40%乐果乳油l000倍液喷杀。杨扇舟蛾幼虫取食杨树叶片,常暴发成灾,用1500倍80%敌敌畏乳油或1000倍液敌杀死喷洒。
移栽时间 对城市路程上的行道树进行移栽,选择适合的时间非常重要,在严寒区域,如长城以北,则应尽量选择初春进行移栽,而在长城以南区域,如工期容许,则可以在秋末进行移栽。因为秋末树叶大多数掉落,蒸腾量减少,且秋末是根系生长高峰期,此刻进行移栽,可以使树木先长根后长叶,利于成活。如工期不容许,则应在早春进行移栽,且越早越好,一般表土开化即可,过晚移栽则成活率不高,即便采用了多种方法,也简单去世,这便是谚语所说的:若要树成活,必叫树不知。
土球起挖 一般的城市行道树都是栽植在树穴内,树穴周边都有灰土层,且经夯实,起挖土球难度很大。要根据不相同树种来断定是不是起挖土球,或许起挖多大的土球。在实习工作中,笔者常见到,一些人在移栽胸径粗大的国槐时,费了很大的力气来起挖土球。正本此举真没必要,国槐是一种非常耐移植的树种,笔者曾见到,一些苗木生意人在栽植胸径50厘米摆布的国槐,彻底是裸根,走近细看,几乎没有什么毛细根,但这些国槐栽植后也彻底成活了。故此,关于一些耐移栽的苗木,不必强求起挖土球。别的,杨柳、洋槐、千头椿等树种也是相同,不必苛求起挖土球。但关于不耐移栽的树木要尽可以地最大极限起挖土球,假设真实起挖不了较大的土球,也必需要保留一些护心土,即主根之间的土壤。
树木修剪 对路程上的大树移栽,笔者以为,仍是应采用强剪的方法来保成活,即便是起挖了大土球。需要一提的是,强剪并不是抹头,抹头尽管剪除了悉数树冠,减少了水分蒸腾量,但在移栽后不利于树冠成行,影响景象效果。笔者建议应当保留树冠的主枝,将侧枝进行疏剪,对主枝进行中短截即可。此外,经笔者多年实习,在对树冠进行修剪,即疏除侧枝,短截主枝的一起,可以在主枝的中下部位坚持一些小侧枝,这些侧枝最好是一两年生的枝条,一般以每个枝条保留三四个小枝为宜。这些小枝利于树木成活,不会因为树体没有小的枝条而被“憋死”。笔者曾经在法桐、国槐等苗木移栽时,采用过这种方法,都取得了成功,而且保留有些小枝的大树比未保留小枝的大树长势要旺。
科学浇水 科学浇水是保证大树成活的要害。路程大树的生长环境欠好,且在起挖时保留的根系不多,浇水更应留心。一是不能土壤过干或过湿,过干根系吸收不到满足的水分,过湿土壤含氧量较低,影响根系呼吸,且易发生根系迂腐。要保证土壤呈八成墒状态即可,每次浇水后要及时松土保墒;其次,浇水要全方位立体化浇水,要对树干(为了减少树体水分蒸腾,应对树干进行缠草绳处置)进行常常性地喷水,新的枝叶长出后,也可常常进行喷水,喷水要留心雾化程度要高,这样对树体吸收水分有长处,利于树木成活。
上一篇: 马蹄莲的形态特征如何?
下一篇: 怎样防治球根鸢尾根腐病?症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