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经济作物 > 油菜籽 > 如何识别和防治油菜蚜虫? 油菜籽

如何识别和防治油菜蚜虫?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危害油菜的蚜虫主要有菜缢管蚜、桃蚜和菜蚜。蚜虫俗称蜜虫、腻虫。 (1)菜缢管蚜: ①有翅胎生雌蚜,体长1.6~1.8毫米,体色黄绿,被少辇白粉。头部无额瘤。头、胸背面黑色,有光泽。腹背第一、二节有横纹,腹侧每节各有1黑斑。尾片长,两侧各具毛2根。腹管长度超过尾片长度,中部略膨大,端部缢缩如瓶颈状。 ②无翅胎生雌蚜,体长1.7~1.9毫米,体色黄绿,腹部背面各节有浓绿色横纹,两侧各有一纵列小点。腹管、尾片与有翅蚜相似。 (2)桃蚜: ①有翅胎生雌蚜,体长2毫米,黄褐、黄绿、赤褐、褐色。头胸黑色;额瘤显著,暗黑色。腹部背面有淡黑色横纹。腹管黑色,细长,圆筒形,中部后方略膨大,并有瓦片纹。尾片长,中部凹缢,具3。对侧毛。 ②无翅胎生雌蚜,体长1.4~2毫米,卵圆形,黄绿、赤褐、桔黄色。腹管、尾片与有翅胎生雌蚜相同。 (3)萝卜蚜: ①有翅胎生雌蚜,体长1.6~1.8毫米,黄绿色,头、胸、背部黑色,有光泽。各腹节两侧具黑斑。腹管下方数节为黑色横带。腹管中部膨大,末端凹缢如瓶颈。尾片圆锥形,两侧各具毛2根。 ②无翅胎生雌蚜,体长1.7~1.9毫米,黄绿色,腹部育面各节有浓绿色横纹,两侧各有一纵列小黑点。腹管、尾片与有翅胎生雌蚜相似,尾片两侧各具毛3根

防治方法:防治油菜蚜虫,应以药剂防治为主。应抓住3个时期施药:第一是苗期(3片真叶);第二个时期是本田的现蕾初期;第三个时期,在油菜植株有一半以上抽苔高度达10厘米左右。但这3个时期也要看蚜虫数量多少决定施药,尤其是结荚期应注意蚜虫发生,如果数量较大,仍要施药防治。药剂选用40%巨雷乳油1000~1200倍或20%好年冬乳油1000~1500倍液。 

油菜蚜虫是油菜常见病虫害之一,多密集在叶背、菜心、茎枝和花轴上刺吸汁液,使叶片卷曲萎缩、幼苗生长迟缓;嫩茎、花轴生长停滞,花、角果数减少,常致植株枯死。

萝卜蚜华北一年10-20余代,长江流域31-34代,华南46代。华北以北地区,以卵在贮藏蔬菜上越冬,次年3-4月孵化为干母,5月中旬开始为害

防治方法:(1)化学防治 苗期有蚜株率达10%、虫口密度为1-2头/株;抽薹开花期有10%茎枝或花序有蚜虫,每枝有蚜3-5头时开始喷药,-般喷药2-4次。在病毒病严重发生区,应在出苗前后,有翅蚜迁飞前,着重对十字花科蔬菜上蚜虫普遍防治。药剂有:40%乐果乳油或20%氧乐果乳油1000-2000倍液, 50%马拉硫磷1000~2000倍液,70%灭蚜松1000~1400倍液,25%亚胺硫磷乳剂 8000倍液,10%二嗪农乳油1000倍液,50%辟蚜雾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2.5%敌杀死乳剂3000倍液,50%久效磷乳剂2000-3000倍液,2.5%杀螟灵乳剂200~400倍液,40%水胺硫磷乳油1500倍液,每亩每次喷药液50~100公斤;2.5%乐果粉剂或2%马拉硫磷粉剂,每亩每次喷粉1.5-2公斤;70%灭蚜松可湿性粉剂0.5公斤拌种50公斤,75%甲拌磷乳油0.5-2.5公斤,加水土10公斤拌种50公斤,堆闷12小时以上。(2)物理防治 黄板诱蚜,在秋播油菜地周设置黄板,上涂一层油,色板高于地面1.5尺,可大量诱杀有翅蚜;或用银灰、白色或黑色薄膜覆盖油菜行间40~50天,有驱蚜防病作用。

(3)生物防治 保护天敌或人工饲养释放蚜茧蜂、草蛉、食蚜蝇及多种瓢虫等。

(4)农业防治 保持苗期土壤湿润,选育抗虫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