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园行间的土壤耕作一般可分为浅耕和深耕两种。
(1)浅耕:茶园行间土壤浅耕一般是指深度不超过15厘米的耕作。其主要作用是破除土壤板结层,切断土壤的毛细管,改善土壤通气透水状况,消灭茶园杂草。浅耕对茶树根系损伤不多,即使一年内对茶园进行多次浅耕,对于茶树生长和当年茶叶产量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在茶园覆盖度低、行间易生杂草的茶园,浅耕的主要任务是除去杂草,减少杂草对土壤水分和养分的消耗。这种以除草为主要目的的浅耕,其时间和次数要根据杂草发生的情况而定。在正常情况下,一般在每次追肥之前都要进行一次浅耕除草。浅耕时,要把杂草埋入土中,否则会影响除草效果。在覆盖度高、杂草少的茶园,由于采茶、施肥、防治病虫害等田间作业比较频繁,行间表土层土壤容易被踏实板结,对这类茶园浅耕的主要的目的是疏松土壤,一般每年进行2~3次,多结合追肥进行。这对于土壤质地黏重的茶园,尤为必要。如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加强抗旱能力为目的的浅耕,则要在干旱前或降雨后及时进行。
(2)深耕:茶园行间深耕深度一般都在15厘米以上,对改良熟化土壤的作用要比浅耕好,但对茶树根系损伤较多,对于投产茶园来说,由于暂时削弱了茶树长势,有可能会降低一些产量;对于幼龄茶园来说,有利于促使茶树根系向下伸展,茶树抗寒抗旱能力增强;对于衰老茶园来说,有利于根系更新,起到复壮树势的作用。因此,茶园行间深耕必须根据不同的茶园类型,合理进行,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3)幼龄茶园的深耕:茶树种植前经过深垦的幼龄茶园,行间深耕一般只结合施基肥时深挖施肥沟,深度在30厘米左右。第一龄茶树施肥沟部位要离开茶树20~30厘米,以后随着树龄长大,施肥沟的部位离开茶树根颈部的距离也应逐渐加大。
(4)成龄茶园的深耕:茶树成龄投产后,在茶行间都有根系分布,如深耕过深,耕幅过宽,都会使茶树的根系受到较多的损伤。因此,成龄茶园深耕也是与施用基肥相结合的,很少单独进行深耕。一般成龄园行间深耕结合施基肥都掌握隔行轮流进行。耕作深度不超过30厘米,宽度以40~50厘米为宜。
成龄茶园行间深耕,除深度、宽度要适宜外,还要注意适当的时期。深耕一般是在全年茶季采摘基本结束时进行,因为在这个时期深耕施基肥不会影响当年的茶叶产量,同时由于茶树本身年生育周期已到了地上部生长逐渐停止,地下部根系开始旺盛生长的时期,这个时期深耕造成的部分茶树根系断根的再生恢复能力强,所以对第二年的茶叶产量不会有影响。在我省气候条件下,深耕施有机肥的时间在白露前后为宜,一般是在8月底或9月上旬完成。
(5)衰老茶树的深耕:衰老茶园的土壤深耕,应结合树冠更新进行。深耕的深度和宽度都比较大,一般以不超过50厘米×50厘米为宜,并要结合施用较多的有机肥。这类茶园深耕改土的时间应在树冠更新改造的前一年进行,即在深耕改土的第二年进行树冠的改造。
上一篇: 丝瓜的夏植栽培管理要点有哪些?
下一篇: 大豆制作叶面肥的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