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播前准备
1、浇水。建议棉田浇水后,足墒整地播种,最好不要抢墒播种。棉田抢墒耕地播种,因墒情不足,往往出苗后就需浇水,造成棉田低温高湿,使得棉花苗期病害严重。
2、施肥。棉花基肥要施足,一般建议亩施农家肥1-2方,根据我县棉田土壤的速效肥含量后制定施肥计划为亩施N-P-K为
15-13-16的配方肥50公斤,或者碳铵30公斤,二铵20公斤,硫酸钾20公斤。后期注意根外追肥,可预防棉花早衰。
3、防病。当前被称为棉花癌症的枯黄萎病及苗期很多病害都可以通过土壤处理来减轻田间发病。棉田冬季深耕是杀死病菌减轻病害发生的有效途径,春季结合整地时亩施百菌清或多菌灵2-2.5公斤,也可减轻土传病害的发生。
4、耕地。当前棉田大多采用旋耕,旋耕的缺点是耕作层浅,且易行成犁底层,而棉花又是直根系作物,根系在土壤深层分布较多,如长年采用旋耕,对棉花生长极为不利。因此建议冬季对棉田进行深耕,不仅可改良土壤,加深耕作层,还可减轻下一年病虫危害程度;没有冬耕条件的,最好每年春季整地时采用深耕。
5、选种。种子是决定棉花产量的因素之一,选择适合自己种植条件的品种是保证丰收的重要基础。这两年在巨鹿表现比较好的品种有邯棉559、农大棉8号、邯棉103、国欣棉3号、鲁棉研28、邯棉802等。
二、播种
1、适期播种。适期播种是一播全苗的基础,我县适宜的棉花播种期在4月20日以后。播种过早遇降水或寒流易烂籽,从而导致缺苗断垄。适期晚播不仅有利于出苗,还易发壮苗,减少苗期病害。
2、播前晒种。播前晒种不仅可以有效提高种子发芽率;还可杀死种皮上的病菌,减少种传病害;甚至可以提高棉花5-10%的产量。因此我们应该提前购种,播种前选晴好的天气连续晒种2-3天。
3、播种密度。决定播种密度的因素是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大棵松散型品种密度易稀,小棵紧凑型品种易密;沙土、肥力差的地块适当密植;黏土地、肥力好的适当稀植。由于我县土壤肥力较差,一般棉田每亩4000株左右,高产田3000株左右较为适宜。建议种植密度最好不低于2500株/亩。
2、播量及播种深度。机播用种1.2-1.5公斤/亩,人工点播1-1.2公斤/亩。棉种发芽率低,土壤墒情差时应适当增加播量。播种深度掌握在3厘米左右,一般掌握深不过寸,浅不露籽。墒情好、土质较黏地稍浅;墒情差、沙土地可稍深。
上一篇: 番茄摘心打权技术?
下一篇: 苹果树主要病害有哪些绿色防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