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水稻 > 水稻发生白穗的原因有哪些?如何对症? 水稻

水稻发生白穗的原因有哪些?如何对症?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水稻发生白穗的原因有哪些?如何对症?请教了!

水稻白穗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病虫(螟虫 稻飞虱 稻瘟病等)危害和自然天气(低温 干旱等)引起的。在生产实践中要防治和减少水稻白穗的发生,要从以下方面进行防治:

一、选择好适宜药剂,科学地进行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主要针螟虫、稻飞虱、稻瘟病进行防治。1、水稻螟虫的防治。水稻螟虫一般以二化螟为主,防治以第一代为主。应在水稻分蘖始期,或移栽后5~7天,(也可在田间蔸害率达3%以上时)结合施稻田化学除草剂和分蘖肥,选用高效低毒的药剂进行防治。 2、稻飞虱的防治。在水稻分蘖期至孕穗抽穗期,当田间百丛虫量达1500头以上,在乳熟期则当田间百丛虫量达2100头以上时,选用吡虫啉、扑虱灵类药剂兑水喷雾。3、稻瘟病的防治。防治水稻稻瘟病应在选用抗病性好的优质、高产品种的基础上,防治好叶瘟、穗瘟,重点是打好穗期保护药。防治叶稻瘟,要在田间稻叶出现急性型病斑并急剧增加时开展药剂防治,防治穗稻瘟,必须在水稻抽穗5~10%(即每丛水稻1~2根穗抽出,常称“亮口苞”)时,施第一次药进行防治,在水稻齐穗时应施第二次药。施药时必须讲究施药质量,药要好(高效)、水要够、雾要细。

二、改变耕作制度 加强田间管理

1、通过控氮、增磷、补钾,充实硅肥的施肥方式来壮秆促粒,提高水稻抗病虫能力。

2、采取秋翻春耙焚烧秸秆。秋后封冻前进行秋翻,深耕15~18厘米,破坏幼虫越冬寄主场所,田间秸秆就地烧毁,消灭幼虫、虫卵生活栖息地和病菌污染源,减轻病虫害的发生。排灌方便的地方可在封冻前进行冬灌,将稻田内害虫蛹、幼虫通过封冻直接低温冻死,降低幼虫越冬基数和羽化率,减轻虫害的发生

3 加强防旱及防寒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