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年来,黄颡鱼价格一直稳定在10-12元,养殖户养殖积极性普遍提高,池塘精养成鱼规格100克-200克,亩单产量到达2000斤以上,养殖净效益达到3000-5000元每亩,养殖面积进一步扩展。 华东地区黄颡鱼的养殖主要集中在浙江湖州南浔区以及德清县一带,养殖面积6.5万亩,饲料容量7.5万吨以上。
一、江浙地区黄颡鱼养殖模式(见表一)
二、黄颡鱼养殖关键点控制技术
1、苗种培育
早春苗一般选择全雄苗或四川苗,在5月初,选择3-5亩小塘进行水花培育。要求池塘规则平整,每亩用50-75公斤生石灰进行彻底清淤。
2、饲料选择
宜采取“前高后稳”的营养搭配模式,选择高品质膨化饲料。如苏州通威的8910+8913、绍兴通威的150+153模式,可显著提高鱼体生长速度,并在后期体型体色上进行加强。全程饵料系数可控制在1.2左右。
3、投喂技术
黄颡鱼属底栖杂食性小型鱼类,有胃,采食时怕强光。根据其采食特性,可日投喂3-4次,分别为7点30、11时、16时 及18点30,采取“定时、定点、定位、定人”的四定原则投喂,投饵率根据水温控制在1.5-3%。天气晴好、溶氧充足时可在晚间10点补充投料一次,可有效提高鱼种的生长速度。
上一篇: 黄曲条跳甲成虫是如何危害蔬菜的?
下一篇: 如何科学管理 防治柿树圆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