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的所有猪都上萎缩性鼻炎疫苗,发现有萎鼻的猪立刻淘汰处理,坚持2-3年,猪场萎鼻病就会得到理想控制。
猪萎缩性鼻炎的防治:
1.药物防治:预防性投药是控制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有效方法:母猪料和小猪料添加泰乐菌素110毫克/公斤、磺胺嘧啶110毫克/公斤,中大猪添加量可适当减少;乳猪从2日龄开始,肌肉注射1次增效磺胺,按每公斤体重注射磺胺嘧啶12.5毫克+甲氧苄氨嘧啶2.5毫克,每周用药一次,连续注射3周。
据报道,链霉素为治疗该病的首选药物,其次是磺胺类。母猪(产前1个月)、断奶仔猪及架子猪可用磺胺二甲嘧啶100毫克/公斤、金霉素100毫克/公斤、青霉素50毫克/公斤混合拌料,隔周用药,连续用药4~5周。此外还可用卡那霉素、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治疗。
2.免疫接种:妊娠母猪接种,初乳中含有母源抗体,可以被动地保护仔猪免受感染。一般在初产母猪分娩前6~8周和2~4周各免疫一次,经产母猪每胎分娩前2~4周免疫一次。如未免疫的母猪所生仔猪,在1周龄和3~4周龄分别接种一次,再配合滴鼻用药,可明显提高猪体的抗感染能力。
3.加强饲养管理:发现有症状的猪要及时隔离,呈僵猪的作扑杀处理。对有症状的公猪应及时淘汰。引种时先隔离饲养1~3个月后,无临床症状的再转向种猪栏。
仔猪饲料中应补充微量元素增强体质;猪的饲养采用全进全出制度;提高母猪群的年龄,避免一次性大量引种;降低猪群的饲养密度、采取严格的卫生防疫制度和维持良好的通风条件,以减少空气中病原菌、有害气体和尘埃的浓度;避免各种大的应激因素,如温差幅度大、冷风袭击等,这些措施都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该病的发生。
病猪用过的栏舍需要进行彻底清洗、消毒,空栏1个月后,重新引种。可用2%的烧碱水或其它消毒剂消毒。
防治措施
猪圈潮湿污秽及过于拥挤是本病的传播条件,应加强饲养管理和卫生措施。发生本病时,将有临床症状的猪,从种用中淘汰。配种的健康母猪要单圈喂养。所生仔猪,在断奶时注意选择健康的留作种用,并不能与病猪群接触。患病的仔猪和母猪肥育宰杀。猪舍及用具用2%氢氧化钠或10-20%石灰乳消毒。病猪可试用广谱抗菌素和磺胺嘧啶治疗,内服并同时滴鼻。磺胺药被认为是治疗本病较有效的药物,与抗菌增效剂合用效果更好。四环素、土霉素、喹诺酮类药物对本病也有效。青霉素、链霉素、泰乐菌素、林可霉素、壮观霉素、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螺旋霉素等对多杀性巴氏杆菌有效。但应注意到耐药性的产生。
现有两种疫苗,即Bb(I相菌)灭活油剂苗和Bb-Pm灭活油剂二联苗。常发猪群可在母猪产仔前6周和2周分别接种,以后每次产仔前2周再次免疫,使仔猪通过吃初乳获得母源抗体,这种保护可持续到断奶,效果良好。母猪未免疫的仔猪在1-3周龄时免疫,间隔1周再注射1次,目前看来,以二联苗效果较好,但必须保持数年连续免疫,才能完全控制本病。
上一篇: 苹果树冬季刷白标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