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经济作物 > 花生 > 大豆地下害虫蛴螬的分布与危害? 花生

大豆地下害虫蛴螬的分布与危害?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虫害名称: 蛴螬,蛴螬是鞘翅目金龟甲总科幼虫的总称。
别名: 白地蚕
分布: 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学名:
受害作物: 药材杜仲、甘草、防风。蛴螬植食性蛴螬大多食性极杂,可为害双子叶和单子叶粮食作物、多种蔬菜、油料、芋、棉、牧草、花卉、果、林、等。
形态特征:,蛴螬体肥大弯曲近C形,体大多白色,有的黄白色。体壁较柔软, 多皱。体表疏生细毛。头大而圆,多为黄褐色,或红褐色,生有左右对称的刚毛,常为分种的特 征。胸足3对,一般后足较长。腹部10节,第10节称为臀节,其上生有刺毛,其数目和排列也是分 种的重要特征。
危害状: 幼虫终生栖居土中,喜食刚刚播下的种子、根、块根、块茎以及幼苗等, 造成缺苗断垄。成虫则喜食害果树、林木的叶和花器。是一类分布广,为害重的害虫。春季为幼 虫活动高峰期,3~5月份当10厘米深土温达15℃以上时,种子萌发,幼虫生长,危害严重。幼苗 高10厘米以下时,根系幼嫩,幼虫在土内、2~5厘米深处啃食幼根,并将主根咬断;幼苗 高10~30厘米时,幼虫则以啃食幼根皮为主,在土内2~10厘米深处将主根皮啃食2/3至1周,呈 不规则缺刻状,使地上部分叶片萎蔫,顶梢下垂,最后导致幼苗死亡。夏季气温高,土壤干燥,蛴 螬潜入较深土中;秋季温度渐降,虫体再次上升到表土层活动。北京顺义杜仲苗圃在1995年8月份 曾发生蛴螬严重危害,幼虫啃食幼苗根皮,导致大量苗木枯死。成虫蛟食叶片、花,危害严重时叶 片只剩下叶脉,甚至将全株叶片吃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