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时应采取综合防治:雨后及时排水降湿,合理整枝,增加植株间的通风透光性,并及时采取药剂防治,可用50%咪鲜胺1000倍液、43%戊唑醇3000倍液等防治。
这是豆类蔬菜炭疽病。炭疽病可以危害豆类蔬菜的叶片和茎秆,茎秆出现红褐色胶状物,并有菱形裂口,防治时应采取综合防治:雨后及时排水降温,合理整枝,增加植株间的通风透光性,并及时采取药剂防治,可用50%咪鲜胺1000倍液、43%戊唑醇3000倍液等防治。
锈病。在发病初期及时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雾。15天左右喷1次,连喷2-3次。
是锈病,可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喷雾防治。
可能是紫斑病。一般年份发生轻,多雨年份发生重。该病主要危害豆荚和豆粒,也可危害茎叶。叶片发病,先出现紫红色圆形小斑,以后形成多角形病斑,潮湿时病斑两面密生灰色霉层,以背面为多。茎秆上的病斑为红褐色,上面有灰黑色霉层。荚上的病斑为圆形或不规则的较大病斑,灰黑色,边缘不清,干后变黑。种子上的病斑最明显,发病轻的在脐周围形成淡紫色斑块,严重的整个种子变成深紫色,并伴有裂纹。该病病菌以菌丝体潜伏在种皮内或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成为次年的初侵染源。播种带菌种子,病菌侵入病苗叶片发病,病部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大豆开花期和结荚期多雨,气温偏高(发病适宜日均温25.5~27℃)、连作地和早熟种发病重,日均温高于或低于25.5~27℃发病轻或不发病。
防治方法 大豆紫斑病在正常年份一般很少发生,在雨水多的年份发生较重。大豆生长期防治该病,应在蕾期、开花始期、结荚期、嫩荚期各喷药一次。药剂可用50%福美双(500-800倍液)加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田间管理上做好排涝降渍工作,避免田间积水
上一篇: 无公害农产品在包装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下一篇: 车辆超载的危害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