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豆类作物 > 绿豆 > 绿豆主要有哪些病害,应如何防治? 绿豆

绿豆主要有哪些病害,应如何防治?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绿豆经常发生的病害主要有根腐病、病毒病、叶斑病、白粉病。
(1)根腐病:绿豆根腐病发病初期幼苗下胚轴产生红褐色病斑,严重时病斑环绕全茎,茎基部变褐,植株枯萎死亡。防治方法:①用种子量03%的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②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洒。
(2)病毒病:绿豆病毒病表现为花叶、斑驳、皱缩等。病毒可在种子内越冬,播种带毒种子后幼苗发病,形成初侵染,而后通过蚜虫等传播,在田间形成系统性再侵染。防治方法:①选用无病种子。②选用耐病品种。③及时防治传毒昆虫。
(3)叶斑病:叶斑病发病初期在叶片上出现小水浸斑,以后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黄褐色枯斑,后期形成大的坏死斑,导致叶片穿孔脱落,植株早衰枯死。防治方法是在绿豆现蕾期开始用50%的多菌灵或50%苯来特1 000倍液,及80%可湿性代森锌400倍液等。每隔7~10天喷洒1次,连续喷药2~3次,能有效地控制病害流行。
(4)白粉病:白粉病发病初期下部叶片出现白色斑点并逐渐扩大,严重时整个叶子布满白粉,使叶片由绿变黄,最后干枯脱落。防治方法是在发病初期,用50%苯来特或25%三唑酮2 000倍液,及75%百菌清500~600倍液在田间喷洒,能有效控制病害发生。
除药剂防治外,选用抗病或耐病种子,搞好轮作换茬并及时清理田间病株,也是绿豆病害防治的有效措施。

绿豆主要病害有枯萎病、病毒病、叶斑病、根腐病、白粉病等。主要防治方法有:选用优质的抗病或无病品种;与禾本科作物轮作倒茬;加强田间管理,清除田间病株;使用健康种子或用药剂拌种;药剂防治主要使用百菌清、多菌灵、无氧硝基苯等喷洒。  

绿豆病毒病

症状:绿豆出苗后到成株期均可发病。叶上出现斑驳或绿色部分凹凸不平,叶皱缩。有些品种出现叶片扭曲畸形或明脉,病株矮缩,开花晚。豆荚上症状不明显。  

防治方法:(1)蚜虫迁入豆田要及时喷洒常用杀虫剂进行防治,以减少传毒。(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开始喷洒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病毒必克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绿豆褐斑病

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上现水渍状褐色小点,扩展后形成边缘红褐色至红棕色、中间浅灰色至浅褐色近圆形病斑。湿度大时,病斑上密生灰色霉层,严重时,病斑融合成片,很快干枯。荚果受害,病斑褐色,后期病斑扩大,荚果干枯。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喷洒50%多·霉威(多菌灵·乙霉威)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47%春雷霉素·氧氯化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间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绿豆炭疽病

症状:主要为害叶、茎及荚果。叶片染病初呈红褐色条斑,后变黑褐色或黑色,并扩展为多角形网状斑。叶柄和茎染病病斑凹陷龟裂,呈褐锈色细条形斑,病斑连合形成长条状。豆荚染病初现褐色小点,扩大后呈褐色至黑褐色圆形成椭圆形斑,周缘稍隆起,四周常具红褐或紫色晕环,中间凹陷,湿度大时,溢出粉红色黏稠物。 

防治方法:开花后、发病初期,喷洒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80%炭疽福美(福美双·福美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绿豆锈病

症状:为害叶片、茎秆和豆荚,叶片染病散生或聚生许多近圆形小斑点,病叶背面现锈色小隆起,后表皮破裂外翻,散出红褐色粉末。秋季可见黑色隆起小长点混生,表皮裂开后散出黑褐色粉末。发病重的,致叶片早期脱落。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喷洒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50%萎锈灵乳油800倍液、25%丙环唑乳油20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12.5%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6%氯苯嘧啶醇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间隔15天左右1次,防治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