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种子繁育部门应严格选择无病田作为繁育基地, 并严格检疫, 发现细菌性条斑病后立即采取封锁、控制、扑灭等措施。要加强对水稻制种单位的技术指导, 确保水稻制种基地符合检疫要求。
2、化学防治:秧苗3叶期到移栽前期强氯精300倍液或20%叶枯唑400~500倍喷雾1次, 移栽前2~3天再喷1次。大田期发病要及时用20%叶枯宁可湿性粉剂2.25~3 kg/hm2, 或20%噻茵铜悬浮剂2.25 L/hm2, 或21.4%络铜·柠铜水剂1.5L/hm2喷雾防治。
3、生物防治:目前,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防治主要依赖化学药剂, 但长期使用易产生抗药性。因此, 利用生防菌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是一种很好的防治途径。如禾长蠕孢菌及其代谢产物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室内防治效果显著高于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对水稻有较好的促生作用, 田间防效显著高于化学药剂20%叶枯唑。
上一篇: 蔬菜如何从灰霉菌的特性看灰霉病的防治?
下一篇: 饲料中有什么能影响肾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