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健康雏鹅健康正常的小鹅表现为重量适中,卵黄吸收好,脐部收缩良好,毛干后能站立,叫声宏亮,毛色光亮,活泼,眼睛明亮有神且灵活,用手握住颈部提起来时,双脚迅速收缩。
控制好温度初出壳的小鹅体小毛稀,调节体温能力差,主要靠人为热量保温。冬春育雏温度一般控制在28℃~30℃,1周后每天下降1℃。温度下降至16℃~18℃时,就可常温饲养。
调节好湿度湿度对小鹅健康影响很大,如湿度高、气温低,体热发散快而变冷,易引发感冒而下痢;如湿度高、气温也高,体热发散受到抑制,易造成代谢增加和食欲下降,抗病力减弱。因此,育雏室相对湿度60%~65%最好。为防止湿度过大,要勤换垫料,如木屑、统糠、干草、炭灰等,中午要微开窗户通气降湿。
强弱分群由于种蛋和孵化技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雏鹅的强弱、大小差异较大,必须分开,分别饲养管理,以避免弱小鹅因吃食、运动迟缓,而被挤死、压死、饿死。对弱小鹅加强饲养,饲料中可适当添加葡萄糖、钙片、鱼肝油等,促其生长。育雏头几天20只~-30只为一群,以防挤压。为了避免以后放牧时容易混淆,可在开食前给每群剪好脚号或涂上不同标志。
鹅的“潮口”和放水小鹅初次饮水叫“潮口”。鹅为水禽,对水分要求很迫切,应先饮水后开食。如先开食后饮水或连续数顿不饮水,则小鹅一遇水就会暴饮致病,属“限水高缺性水中毒”,会造成小鹅大批死 亡。小鹅饮水要清洁,水温 25℃ 为好,水温过低会引起疝痛。
小鹅第一次放到水里活动称为“放水”。小鹅放水能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和适应性,促进食欲,培养喜水习惯。但小鹅未出大羽之前,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差,从舍养转为放牧要逐渐过渡,避免损失。放水时间长短视气候情况和温度而定,清明节前10天才能放水,夏天3天后即可放水。放水的水温一般以 25℃ 为宜,气温过低时在室内用木盆盛水进行。首次放水3分钟~5分钟即可。放水时,把小鹅放在篮中,再把竹篮放入水中,水深只能浸湿脚,不能超过踝关节,让鹅自由活动、饮水。
开青开食小鹅出壳后24小时~76小时内,开始起身。以手指引诱,大部分伸头张口啄食手指,发出尖叫声时即开食。
上一篇: 山楂根的生长特点?
下一篇: 柴胡适宜在哪些地区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