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播种方式可分为:切块种植、整薯种植;
从栽培设施可分为:露地栽培、地膜栽培、拱棚栽培等;
另外还有不同的间作套种方式。
间作套种、平作等。
1、精细整地:肥沃、深厚、疏松的砂质土壤环境,是创造马铃薯丰产的土壤基础,肥沃是靠多年的培肥,而深厚、疏松就是农事操作问题,应在上茬作物收后选择比较适宜的墒情深耕,并适时耖耙二至三次,增强土壤保水能力,让耕作层充分熟化,加速土壤矿殖化进程,提高土壤速效养分含量,以利马铃薯出苗和加强幼苗根系建成。
2、选用优质种薯作种薯:优质种薯一般有两层含意,一是种薯体内不带毒或带毒轻;二是种薯生理年龄佳,具有充实的内含物。使用优质种薯才有利形成壮芽和健株,实现高产。马铃薯脱毒,马铃薯三季串换留种,马铃薯种薯分层闪光贮藏的综合应用,是培植优质种薯的良法。生产上就应推广上述方法生产种薯,并在种薯的贮藏前后剔出带病虫的、破烂的、畸形的薯块,并选择大小适中(50—100g)的整薯作种。
3、合理密植,适时播种。合理密植才能很好协调植株个体和群体的关系,形成丰产群体.
4、采用马铃薯平衡配方施肥并增施农家肥:亩施马铃薯区域专用复混肥60—100千克,优质农家肥1000—1500千克一次性作底肥比较经济有效。除生育期比较长的品种适当追肥(一般亩追尿素5—7千克)外,都不必追肥。
5、中耕培土:马铃薯出苗后,就应及时中耕耗锄,晒死田间杂草,之后在植株封行或开花前培土2—3次,使根际土层疏松、深厚,促进根茎叶茂盛生长,搏夺杂草生存空间,同时创造块茎形成和膨大的有利环境。
6、加强田间管理,除上述中耕培土外,还需重视如下管理:其一,水分管理,我市春旱突出,有条件时出苗期灌水1至2次,更主要的是我市夏秋雨水集中,应做好排涝防冲刷工作。其二,防治病虫害,马铃薯晚疫病,一般防治方法是开花期后用甲霜灵锰锌,大生等500—600倍液喷施2—3次。其三,对开花旺盛或结果多的品种进行摘花,去蕾、除果,减少光合产物无效消耗,增加经济产量。
7、适时收获:马铃薯成熟后,就应及时收获,减少病虫害造成的损失,以及秋雨造成的田间腐烂和贮藏过程中的腐烂。马铃薯最好在茎叶未完全枯死前就提早收获较好。以繁种为目的的叶子枯黄70—80%,就可割苗收获。
上一篇: 蔬菜一亩地用多少有机肥?
下一篇: 沼气池二次维修安全注意事项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