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瘟是养猪场中的几大危害性比较大的传染病之一,一直是困扰养殖户的难题之一,猪瘟的临床症状如下:
1、最急性型: 多见于流行初期,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病,高热稽留,体温可达4l℃以上,全身痉挛,四肢抽搐,皮肤和可视粘膜发绀、有出血点,倒卧地上,很快死亡,病程1~5日。
2、急性型: 体温升高到4l℃~42℃,稽留不退;精神沉郁,行动缓慢,头尾下垂,嗜睡,发抖,行走时拱背,不食。病猪早期有急性结膜炎,眼结膜潮红,眼角有多量脓性分泌物,甚至使眼睑粘连。口腔粘膜发绀、有出血点。公猪包皮积尿,用手可挤出浑浊恶臭尿液。病初出现便秘,排出球状并带有血丝或伪膜的粪块,随病程的发展呈现腹泻或腹泻便秘交替出现。皮肤初期潮红充血,随后在耳、颈、腹部、四肢内侧出现出血点和出血斑。死亡前期,体温下降至常温以下,病程一般1~2周。
3、亚急性型 : 症状与急性型相似,但较缓和,病程一般3~4周。不死亡者常转为慢性型。
4、慢性型: 主要表现消瘦,全身衰弱,体温时高时低,便秘腹泻交替,被毛枯燥,行走无力,食欲不佳,贫血。有的病猪在耳端、尾尖及四肢皮肤上有紫斑或坏死痂,病程一个月以上。病猪甚难恢复,不死者长期发育不良,常成为僵猪。
5 、繁殖障碍型(母猪带毒综合症): 孕猪感染后可不发病,但长期带毒,并能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孕猪流产,早产,产死胎、木乃伊胎、弱仔或新生仔猪先天性头部和四肢颤抖,存活的仔猪可出现长期病毒血症,一般数天后死亡。
6、温和型: 症状较轻且不典型,有的耳部皮肤坏死,俗称干耳朵;有的尾部坏死,俗称干尾巴;有的四肢末端坏死,俗称紫斑蹄。病猪发育停滞,后期四肢瘫痪,不能站立,部分病猪跗关节肿大。病程一般半个月以上,有的经2~3个月后才能逐渐康复。
7、神经型: 多见于幼猪。病猪表现为全身痉挛或不能站立,或盲目奔跑,或倒地痉挛,常在短期内死亡。
猪瘟的防治措施如下:目前本病尚无特效药物治疗,应以免疫接种等综合预防措施来控制本病的发生。有的采取一些对症疗法和中草药治疗,可获得一定疗效。
中药治疗:1、玄参, 连翘, 桔梗 ,枳壳 ,荆芥 ,车前子, 麦冬 ,生地, 知母,生石膏,薄荷 ,银花 ,蒲公英,甘草。共为细末,白米粥为引冲灌,每日1剂,分二次服用。该方对早期温和型猪瘟有一定疗效。
2、早期:白虎汤加减:生石膏 ,知母, 生山栀,板蓝根 ,玄参 ,金银花,大黄,炒枳壳,鲜竹叶, 生甘草。一日一剂,连用3~5剂。中晚期:清瘟败毒饮:生石膏 ,生地黄, 水牛角 ,黄连,栀子 ,牡丹皮, 黄芩,赤芍 ,玄参,知母 ,连翘, 桔梗,甘草, 淡竹叶。水煎灌服,一日一剂,连用3~5剂。
猪瘟治疗讲究 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凉血救阴
上一篇: 关于西葫芦冬季育苗法?
下一篇: 蔓锦葵的主要价值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