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业防治: ①选用抗病品种。 ②加强栽培管理,深翻土地,促进田间病残体腐熟分解;用病残体沤肥,充分腐熟后再施用;合理施肥,特别注意增施磷、钾肥,在发病较重地块实行轮作。 (2)药剂防治: ①种子处理。用20%粉锈宁乳油0.15公斤,拌麦种100公斤,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0.25公斤,加水5公斤,拌麦种125公斤,拌后堆闷6小时。 ②药剂防治。于小麦孕穗前后喷洒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喷l:1:140波尔多液。
1、选用无病种子,适期适量播种;施足底肥,氮磷钾配合使用,以控制田间群体密度,改善通风透光条件;禁忌大水漫灌。
2、种子处理:用种子重量0.2%—0.3%的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或33%纹霉净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0.2%拌种。
3、小麦扬花期至灌浆期是防治叶枯病的关键时期:
亩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5—30克或20%三唑酮乳油100毫升对水50公斤均匀喷施;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视田间病情防治1—2次。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和无病种子如:郑州3号、花培28、小偃6号、周麦10号、阿勃、西农88、西农881、丰产3号、秦麦12号等较抗病。由无病咱子田留种。(2)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对分蘖性强的矮秆品种尤其要注意控制播种量。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有机肥,避免偏施、过施氮肥,适当控制追肥。冬季灌饱,春季尽量不灌或少灌。早春耙耱保墒,严禁连续灌水和大水漫灌。(3)对低湿、高肥、密植有可能发病田块或历年秋苗发病重的地区或田块,于越冬前和返青后喷洒80%多菌灵超微粉剂1000倍液,每667m2用量50g超低量或常规喷雾。也可选用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25% 三唑酮乳油2000倍液。
上一篇: 泥鳅养殖池的建造方法?
下一篇: 怎样设计孵化场的生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