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羊毛品质的因素
(1)人为因素,有些人为了牟取更多的利益, 在羊毛中掺加沙土、机油 、滑石粉 、羊油等 ,再加上羊毛本身含有的杂物,从而人为地加大了羊毛含杂量,严重影响羊毛的品质,降低了纺纱性能。另外,在毛绒纤维生产加工过程中添加的有害残留物质主要有杀虫剂、甲醛及染料等。 这些有害残留物的毒效与接触剂量和接触时间有关,绝大多数通常产生慢性、蓄积毒性作用, 可引起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突变而造成对人类的潜在危害或其他毒性作用等。
(2)营养因素,营养水平主要是通过影响次生毛囊的数量而影响羊毛的产量和质量。 营养好时羊毛生长速度快,毛粗。如果营养水平差时,就会抑制未发育的毛囊原始体长出毛纤维,羊毛纤维生长速度变慢,粗细不匀,品质下降。 在毛用羊的饲养中,要想提高其产毛力和毛品质,应尽量做到全年饲料供应的营养丰富而均衡。对种公羊应加强配种期的
饲养管理。对母羊应提高妊娠期和哺乳期的营养水平,这样一方面可以加速毛囊的发生和毛纤维形成,增加羊毛密度,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羊毛的生长速度,改善羊毛品质。
(3)年龄,羊毛的细度、 光泽等品质指标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 羔羊 4~6 月龄时,羊毛最细,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变粗。 4~6 岁的羊所生产的羊毛是其一生中最粗的,以后又逐渐变细。 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加, 绵羊消化代谢、血液循环等系统生理功能逐步健全和完善,饲草料利用能力和长毛酶系统的活力增强, 次级毛囊自身发育机能不断健全,对毛纤维的营养供应和羊毛生长能力不断加强 ,羊毛逐渐变粗,之后又随着年龄的增大,羊的消化代谢等生理机能和长毛酶系统的活力逐渐减弱,羊毛又由粗变细,长度不再增加,光泽也有所减弱,羊毛品质有所下降。
(4)性别,对于同一品种的羊来说, 一般公羊毛较母羊毛粗,羯羊居于公母之间,去势羊羊毛的突出特点是其细度沿其纤维长度上较公、母羊更为均匀。 母羊表现最不均匀,这种表现取决于母羊的生理特点。特别是妊娠期和哺乳期,因这两个时期母羊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用于胚胎的生长、发育和羔羊哺乳,供给羊毛生长的营养相对缩减。因此羊毛的细度匀度较差,强度伸度低。
(5)身体部位,身体不同部位皮肤的厚度、湿度及血液循环等状态不同,羊毛的细度也不相同。 一般在那些皮肤较厚、湿度较大和血管丰富的部位有充足的营养供给, 羊毛较粗;相反,在那些皮肤较薄,较干燥和血管较少的部位,羊毛则较细。在同一只羊身上,以肩部的毛最细,体侧、颈部、背部的毛次之,前颈、臀部和腹部的毛较粗,喉部、小腿下部、尾部的毛最粗。
上一篇: 市场上主要芦荟品种有几种?
下一篇: 鹅产软壳蛋的病因及其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