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芹菜 > 香芹菌核病有什么发病规律? 芹菜

香芹菌核病有什么发病规律?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菌核遗留在土中,或混杂在种子中越冬或越夏。混在种子中的菌核,随播种带病种子进入田间,或遗留在土中的菌核遇有适宜温湿度条件即萌发产出子囊盘,放散出子囊孢子,随风吹到衰弱植株伤口上,萌发后引起初侵染,病部长出的菌丝又扩展到邻近植株或通过病健株直接接触进行再侵染,引起发病,并以这种方式进行重复侵染,直到条件恶化,又形成菌核落入土中或随种株混入种子间越冬或越夏。南方2~4月及11~12月适其发病,北方3~5月发生多。本菌对水分要求较高;相对湿度高于85%,温度在15~20℃利于菌核萌发和菌丝生长、侵入及子囊盘产生。因此,低温、湿度大或多雨的早春或晚秋有利于该病发生和流行,菌核形成时间短,数量多。连年种植芹菜、葫芦科、茄科及十字花科蔬菜的田块、排水不良的低洼地或偏施氮肥或霜害、冻害条件下发病重。此外,栽植期对发病有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