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禽养殖 > > 商品肉鸡后期死亡的原因及应对措施有哪些?

商品肉鸡后期死亡的原因及应对措施有哪些?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引起后期死亡的原因有很多,具体分析一下有以下几点:

  1.大多数养鸡户在育雏期间都比较重视管理,温度、湿度等都能得到较好控制,所以前期死亡较少   2.无效免疫  不能根据当地鸡病流行情况和本场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免疫计划,使用疫苗质量存在问题等,均可使免疫失败。   3.慢性呼吸道疾病和大肠杆菌病     4.肉鸡腹水综合症与肉鸡猝死综合症  造成腹水发生及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肺动脉高压引起右心衰竭及房室瓣闭锁不全。

  良好的饲养管理,合理的免疫程序和科学的药物预防是防止肉鸡后期高死亡率的有效解决办法,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饲养管理,为肉鸡创造良好“小气候”  1.采用网上平养的饲养方式,减少鸡只与粪便直接接触的机会,有效控制球虫病、大肠杆菌病。实行全进全出。  2.加强商品肉鸡饲养后期的通风换气,减少舍内尘埃、CO2、NH3、H2S等有害气体污染,降低舍内湿度,保持空气新鲜,减少支原体,腹水和猝死症的发病率。  3.及时加入或更换垫料,保持垫料松软、干燥、清洁。也可一次垫足垫料,当过于潮湿时应加强通风换气4.带鸡消毒不但能杀灭空气中的浮游病原微生物,减少粉尘,净化空气,预防呼吸道疾病,还能调节舍内干湿度,特别是炎热季节效果更加明显。常用药物有百毒杀、过氧乙酸、抗毒威等。可用1∶2000~3000百毒杀,1~2次/天,连用3~4天;再换成0.15%过氧乙酸,以喷雾方式循环进行消毒。同时根据气温、湿度等情况适当调整喷雾剂量和浓度。

  二、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  确保免疫效果  每个鸡场都要根据受不同传染病的威胁程度、饲养管理水平、疫病控制能力及母源抗体水平的高低,制定符合本场实际的科学的免疫程序,确定使用疫苗的种类、方法、免疫时间和次数,严格操作规程,以确保免疫效果。受新城疫威胁较大的鸡场,可采取同时使用弱毒苗和灭活苗进行免疫的方法;传染性法氏囊的发生可使免疫功能下降,因此IBD的早期免疫应避免使用毒力过强的疫苗,以免损伤法氏囊而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可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母源抗体水平,安排弱毒疫苗进行1次或2次强化免疫;在发生过传染性支气管炎特别是肾型传支的鸡场中,应结合新城疫、法氏囊的免疫,同时安排传支的免疫计划。同时要加强鸡群饲养管理,提高鸡只抗病能力。

  三、药物预防  1.饲养前期大量使用药物的鸡群,往往肠道菌群受到破坏和抑制,如不及时进行调整,很有可能在催肥初期就会继发大肠杆菌病、球虫病、白色念珠菌病等,继而再重复投药,使肠道内菌群紊乱,如果有这种情况发生可以使用微生态制剂(优酪菌)调节肠道菌群,连用5—7天。  2.为减少在防疫、转群、换料前后造成的应激,可适当投喂仕特壮;3周龄后,为减少尿酸盐的沉积,可适当投喂可立通、速利通合剂等。

  3.为防止腹水和猝死的发生,除了在饲料方面采取相应限饲、降能外,环境的改变也有助于缓解本病的发生,如适当的饲养密度、冷气候条件下保持适当的温度、热气候条件下通风、降低环境中的氨气浓度、调节光照时间等。在饲料中适当增加抗氧化剂如VA、VE、VC、Se、Zn等,均有一定的辅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