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土壤缺钙,不同的土壤含钙状况不一样,与土壤母质、质地、pH有很大关系。花岗岩、闪长岩发育的土壤和硅质砂岩发育的土壤,其全钙含量比较低,石灰性土壤含钙量比较丰富。
(2)土壤盐分含量高,一是土壤本身盐分高,如盐碱土蔬菜,容易缺钙;二是盐类肥料的过量使用如氯化钾、硫酸钾等致盐能力强的肥料,大量施入后使土壤盐分浓度增加而高盐分浓度抑制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其中对钙的抑制作用最大,引起缺钙。
(3)土壤干旱,干旱使土壤浓度浓缩,浓度提高,减少了根系吸水,从而抑制钙的吸收。
(4)高氮,高氮造成缺钙的原因主要是提高了土壤溶液浓度,减少钙的吸收。氮肥尤其是铵态氮过多,会对钙的吸收产生拮抗,从而抑制钙的吸收。
防治措施
(1)控制氮肥施量。
(2)及时灌溉,防止土壤干燥。
(3)叶面喷钙,因土壤浓度过大,引起根系吸收障碍的土壤,施用钙肥常常无效,一般可叶面喷钙。选用0.3%-0.5%氯化钙和硝酸钙,一般每隔7天左右喷1次,连喷2-3次可见效。喷钙时加入生长素类物质如萘乙酸,可以明显改善钙的吸收和分布。具体配方:氯化钙(CaCl2·2H2O)0.7%,加萘乙酸50毫克/千克混均匀后喷施,或喷施医用高钙片,每千克水用1片,隔3天1次,连喷2-3次,控制脐腐病效果较好。
上一篇: 冬季油菜田除草要注意哪些?
下一篇: 苏眉鱼体色有什么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