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经济作物 > 棉花 > 直播棉花的主要关键技术? 棉花

直播棉花的主要关键技术?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 一、棉花栽培种类及全生育期的划分
(1)棉花直播栽培技术。
(2)棉花育苗移栽栽培技术。
(3)棉花全程化控栽培技术。
(4)移栽地膜棉栽培技术。
(5)轻简化栽培技术。
(6)短季棉栽培技术。
棉花全生育期划分,(1)播种期、(2)出苗期、(3)苗期、(4)蕾期、(5)花铃期和吐絮期5个时期。
二、种子处理
1. 选种:优良品种、优质种子,纯度95℅以上,发芽率80℅以上。
2.晒种:促进后熟提高活力,有利于水气进入、紫外线杀菌,种子可晒2一3个太阳。
3. 播种量的确定:根据气候、土壤、种子质量综合确定,一般条播10一12斤,穴播4一5斤、每穴2一3粒。
三、田间准备
1. 耕翻整地:熟化土壤,改善通气条件。根据不同的土壤质地、不同的茬口进行耕翻,粘土地宜耕期短,需播前抓住有利时间及时进行。沙土地随时进行,深度为20厘米左右,需冬翻春倒,达到暖松土、肥地力的目的。
2. 施足基肥:棉田基肥、可以在冬耕或春耕进行,每亩施农家肥2000一3000公斤,或腐熟饼肥50公斤。地膜覆盖棉花施肥量、即尿素10一12公斤∕亩。磷肥全部基施50一60公斤∕亩。钾肥全部基施12公斤∕亩。
四、播种保苗
包衣种子每穴2一3粒,毛子每穴5一6粒。直播棉要求是一次播种、一播全苗、要求达到早、全、齐、匀、壮也就是棉苗大小整齐、苗距均匀、长势平衡、无病虫危害,棉苗健壮。播种时间一般在4月15一25日、做到4月份播种、4月底齐苗,直播棉花一般分条播、点播。
条播的好处是播种深度容易一致,病虫不相互传染,死苗较少,便于移栽补缺,缺点是定苗费工、用种量大,成本髙。
点播的好处是用种量小,间定苗方面,缺点是深浅不易掌握,遇水容易积水闷籽,影响出苗、苗挤一起,一死一窝,有些地方实行开沟点播,取长补短,能提高播种质量,查苗补漏及时间苗定苗。
五、播后管理
棉花播种后还会遇到低温、阴雨、积涝、干旱等不良环境,因此要及时察看苗情,发现问题及时补救。如遇雨拍造成板结,要及时松土透气,破除板结,提高地温、调节土壤水分,要及时察看出苗情况,及时催芽补种。但补种得不到全苗时,要进行移栽补缺。消灭田间杂草减少病虫害。是促进棉苗发根壮苗、早发的关键措施。

~六、蕾期管理
棉花从现蕾到开花的这段时间称蕾期。随品种、气候条件、栽培管理和种植制度的不同,蕾期长短有差异。蕾期的主攻目标:要求稳长壮发,(叶色乌黑,叶片肥大),达到既不过旺,又不能太弱。棉花蕾期根系逐渐扩大、发达、主根可深扎 1.6米 ,侧根向四周扩展50一 70厘米 ,根系大部分分布在10一 40厘米 的根层内,根的吸收能力大大提高。蕾期要求长势长相,根系发达,株型紧凑,主茎粗壮,节间较短。及时整枝。棉株现蕾后,就不断伸展出果枝和叶枝,叶枝虽可间接开花结铃、但消耗的养料多,成铃少而小,成熟迟影响通风透光,所以现蕾时应将果枝始节以下的叶枝除掉,做到去早、去小、去了以枝不过寸、芽不放叶为适时。
蕾期中耕培土。蕾期中耕应根据苗情、气候和土质、等灵活掌握。长势正常的棉田应注意勤松土,深度为 3厘米 左右,拉断表土层的侧根,促进根系深扎、固根防倒、增强抗旱能力。如果棉田长势过旺,则要深耕,切断部分根系、控制生长,也可培土加厚根部的土层,增加保水保肥、也利于抗倒防风和抗旱排涝,使棉株根系部处于疏松通气。
控制疯长。棉花蕾期的内外条件对棉株的营养生长较为有利,根系基本形成,如果控制措施不当,棉株容易出现疯长,引起蕾铃大量脱落,(造成有棵无桃,有桃产量低)严重影响产量。当前防止疯长的最经济有效措施是及时喷施生长抑制剂,生产上常用缩节安、助壮素喷施棉花顶部,以喷大不喷小、喷高不喷低原则施用。
七、稳施蕾肥
蕾期施肥。实行有机肥和无肥相结合,以有机肥为主,氮、磷、钾配合使用。如果底肥施一半钾肥的棉田,可在蕾期将剩下的一半钾肥(硫酸钾)可在棉行一侧开沟施入、也可株间穴施,根据长势情况地力好基肥足的棉田,为防止棉花旺长,蕾期一般不追肥或少追氮肥,如地力差长势弱的棉田,每亩施用尿素 10公斤 左右,中度或轻度缺硼、锌的棉田,在棉花现蕾期喷施0.2℅的硼砂水溶液和0.1℅-0.2℅硫酸锌水溶液,每亩用水量30一 40公斤 。
棉株现蕾后,要满足根、茎、叶的生长,对氮素的营养需要,此时氮素肥料供应要适量,供肥过多、营养生长过旺、群体过大,棉田环境条件恶化,不能满足开花结铃期所需的养分,会引起蕾期严重脱落。供肥不足时、发棵差、营养体小、不能满足果枝和花铃生长的需要。因此、蕾期施肥必需掌握稳施、巧施的原则。控制氮肥的施用,要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来培育壮株足蕾有利于棉花高产。
八、蕾期病虫害防治
蕾期防治的虫害主要有棉铃虫、棉盲蝽、玉米螟、金钢钻及红蜘蛛等。病害以枯黄(萎)病为主,应注意用药防治。

一、棉花栽培种类及全生育期的划分
(1)棉花直播栽培技术。
(2)棉花育苗移栽栽培技术。
(3)棉花全程化控栽培技术。
(4)移栽地膜棉栽培技术。
(5)轻简化栽培技术。
(6)短季棉栽培技术。
棉花全生育期划分,(1)播种期、(2)出苗期、(3)苗期、(4)蕾期、(5)花铃期和吐絮期5个时期。
二、种子处理
1. 选种:优良品种、优质种子,纯度95℅以上,发芽率80℅以上。
2.晒种:促进后熟提高活力,有利于水气进入、紫外线杀菌,种子可晒2一3个太阳。
3. 播种量的确定:根据气候、土壤、种子质量综合确定,一般条播10一12斤,穴播4一5斤、每穴2一3粒。
三、田间准备
1. 耕翻整地:熟化土壤,改善通气条件。根据不同的土壤质地、不同的茬口进行耕翻,粘土地宜耕期短,需播前抓住有利时间及时进行。沙土地随时进行,深度为20厘米左右,需冬翻春倒,达到暖松土、肥地力的目的。
2. 施足基肥:棉田基肥、可以在冬耕或春耕进行,每亩施农家肥2000一3000公斤,或腐熟饼肥50公斤。地膜覆盖棉花施肥量、即尿素10一12公斤∕亩。磷肥全部基施50一60公斤∕亩。钾肥全部基施12公斤∕亩。
四、播种保苗
包衣种子每穴2一3粒,毛子每穴5一6粒。直播棉要求是一次播种、一播全苗、要求达到早、全、齐、匀、壮也就是棉苗大小整齐、苗距均匀、长势平衡、无病虫危害,棉苗健壮。播种时间一般在4月15一25日、做到4月份播种、4月底齐苗,直播棉花一般分条播、点播。
条播的好处是播种深度容易一致,病虫不相互传染,死苗较少,便于移栽补缺,缺点是定苗费工、用种量大,成本髙。
点播的好处是用种量小,间定苗方面,缺点是深浅不易掌握,遇水容易积水闷籽,影响出苗、苗挤一起,一死一窝,有些地方实行开沟点播,取长补短,能提高播种质量,查苗补漏及时间苗定苗。
五、播后管理
棉花播种后还会遇到低温、阴雨、积涝、干旱等不良环境,因此要及时察看苗情,发现问题及时补救。如遇雨拍造成板结,要及时松土透气,破除板结,提高地温、调节土壤水分,要及时察看出苗情况,及时催芽补种。但补种得不到全苗时,要进行移栽补缺。消灭田间杂草减少病虫害。是促进棉苗发根壮苗、早发的关键措施。

种子处理:包括选种、晒种和硫酸脱绒、种子消毒和包衣。

确定播种量:根据种子质量及土壤条件等到决定。一般穴条播5-6斤/亩。

耕翻整地,施基肥。

适时播种:4/中下旬。

适宜播深:2-3cm

播后及时管理:包括查苗补漏,扶理前茬等。

播前准备 棉花的种子较大,种壳较厚,棉子萌发时对温度、水分、空气等条件的要求比较严格,一般要吸足相当于种子本身60%~80%的水分才能发芽。种子在土壤中吸水不足,不能发芽; 水分过多又会烂子、烂芽。棉子出苗要求0~20cm土层的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的70%~80%。播种时表层土壤过松、过紧都对出苗不利。过松,易散发土壤水分,使种子受干不易萌发出苗;过于紧实,则幼根难以下扎。土壤松紧适度、透气好,有利于发芽、出苗及幼根的延伸。

播前必须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平整棉田,为棉子发芽、出苗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由于我省在播种期间一般多雨,播前重点清理预留棉行,锄草松土,疏通畦沟,以利排水。(2)种子处理。由于棉子萌发时吸水多,以及幼苗易受病菌侵害,故必须做好种子处理。选用成熟饱满、发芽率在85%以上的棉子作种用。播前先选种,剔除发芽势不强的嫩子、虫伤子等,并选择晴天晒种1~2天;播时预先用多菌灵等药剂进行拌种,以防土壤传带的病菌,有条件的可进行硫酸脱绒。

确定播种期 播种的适宜时期取决于各地的气温、土温、墒情、终霜期、播种方式及棉花的品种特性等。温度是确定播种期的首要条件,一般日平均温度在10~12℃时棉子可以萌动,12℃以上发芽,14℃以上出苗。播种期的确定,主要以5cm地温稳定在14℃以上或气温稳定在16℃以上为标准。一般在4月中旬,冷尾暖头抢晴播种。播种过早地温低,容易造成烂子、烂芽;播种过晚,推迟了生育期,会造成晚熟减产,降低纤维的内在质量。

播种技术 播种质量要求播种行直,行距一致;下子均匀,无漏播、重播;深浅适当,覆土匀细紧密。(1)播种量根据种子质量和留苗密度而定,一般播种粒数约为留苗数的5倍,条播要求每米有棉子30~40粒,约每亩精选棉子4公斤。点播根据密度,每穴5粒左右。(2)种子出苗的好坏与播种深度关系密切。棉花的两片子叶肥大,出苗阻力较大,播种不宜太深。因此,播种深度一般在2cm左右,丘陵干旱区不超过5cm. .

播后管理 棉苗出土前遇雨土壤板结,要抓紧中耕松土;发现烂子、烂芽,需要及时补种、移苗。齐苗后,如遇到寒流来临,需预先喷施波尔多液、多菌灵等药剂, 防治棉苗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