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识别要点 该病又称为黄疽病(在豆类上)、黄菇、墨屎、锈色(在韭菜上),主要危害叶片。病叶初产生黄白色或褪绿色小黄斑,扩大后稍隆起,呈黄褐色近圆形疱斑,后期疱斑中央的突起呈暗褐色,周围具有黄色晕环,表皮破裂后散发出红褐色粉状物;严重时,形成椭圆形或不规则锈褐色病斑,整张叶片布满锈褐色病斑,重者造成叶片枯死。危害豆类时,还可在豆荚上产生疱斑和褐色粉状物。
发生规律 由真菌从叶片侵入致病,可危害豆类、葱蒜类、莴苣等蔬菜。气温在15℃-30℃、高湿,易发病;植株生长不良,种植过密,浇水过多,昼夜温差大及露水多,发病重。
预防措施 ①与不易染病的蔬菜实行2年以上轮作;②采用高畦栽培,雨后及时排出田间积水;③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带到田外集中烧毁或深埋,并深翻土壤。
补救措施 发病初期,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50%萎锈灵乳油800倍液,或25%丙环唑乳油30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0%硫磺悬浮剂300倍液喷雾。
上一篇: 枇杷果实套袋的技术
下一篇: 如何做好苹果晚霜来临前的预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