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其他蔬菜 > 冬天设施蔬菜如何管理? 其他蔬菜

冬天设施蔬菜如何管理?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如图

1.增加光照。(1)每天要清理薄膜上的污染,确保塑料薄膜的高透光率;在距日光温室后墙5厘米处张挂1米左右宽的镀铝镜面反光膜,改善栽培畦中北部作物的光照,可使距反光膜0~3米内的光照度增加9%~40%。(2)草苫要早揭晚盖,尽量延长蔬菜见光时间;阴雪天,根据外界温度状况可在中午短时间揭开草苫,使蔬菜接受散射光照射,不能连续数日不揭开草苫。(3)当阴雪或雾霾天气超过2天,可进行适当人工补光。采用植物生长灯补光效果较好。


2.保温防寒。(1)安装适宜厚度的保温覆盖物。草苫外侧加盖塑料薄膜或彩条布主要防止草苫被雨(雪)打湿降低保温效果,同时便于清除积雪。(2)增加内置保温设施。在不影响透光率的情况下,在棚室内加挂一层保温幕;在缓冲间和与温室联通处加挂厚的棉门帘,在温室内设置隔离门道,同时尽量减少出入温室次数。(3)采取增加地温措施。采用增施有机肥及有机物料、高畦、地膜覆盖、宽窄行栽培等措施,可提高地温3~4℃。(4)采用人工辅助加温。在遭遇连续阴雪或雾霾天气,棚室气温持续低于5℃时,可采用热风炉或电热风补温,也可预先铺设地热线,必要时通电增加地温。


3.水肥管理。冬季设施蔬菜水分管理要控制,灌水采用微滴灌,雾霾天气发生时尽量不灌水。施肥以有机肥为主,适当增施氮磷钾复合肥和钙肥。雾霾天气来临时,可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加0.3%硝酸钙加1%的葡萄糖液。


4.调整植株。在植株生长较弱时,适当疏花疏果,并要适时早收,减轻植株负担;在植株生长旺盛时适当多留果,并适当晚采收,防止营养生长过旺。


5.病虫害综合防治。覆盖地膜减少地面蒸发降低室内湿度;及时去除老叶、病叶;选用烟剂或粉尘剂防治病虫害。


6.避免持续多日雾霾散后骤晴的危害。要注意采取间隔、交替揭苫,不能立即全部揭开草苫,避免作物叶片在强光下失水萎蔫。若发现叶片萎蔫应回盖草苫,待植株恢复后再逐步揭苫。

把控好温度把大棚内的温度调整到蔬菜适宜生长的范围内,可以将棚室内的温度计多挂在植株上部,白天不同部位的空气温度与所处高度基本成正相关。一般地面温度可比生长点处的温度低3摄氏度~7摄氏度,若作物生长点处的温度在34摄氏度左右,那么作物主体枝叶处的温度在27摄氏度~30摄氏度之间,处于光合作用的最适宜温度范围内。棚室栽培,覆盖地膜,土壤水分供应充足,从而加速大棚蔬菜作物叶片的蒸腾作用,降低叶片温度,其叶片温度一般比空气温度低3摄氏度~5摄氏度,控制在光合作用的适宜温度范围之内。提高棚内气温,利于地温的提高。如果蔬菜大棚内的地温偏低,不但不利于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还会导致蔬菜作物根系吸收能力差,有可能引起多种生理性病害的发生。一般来说,白天土壤5厘米深处温度可比棚内气温低5摄氏度~7摄氏度,夜间土壤5厘米深处的地温要比气温高3摄氏度~5摄氏度。2、合理把控湿度控制蔬菜浇水的次数,减低棚内的湿度,但要保证水分能够满足作物生长需要;给大棚覆盖无滴膜,能够降低空气湿度;垄作覆盖地膜,保持土壤水分,减少蒸发,降低空气湿度;蔬菜要合理密植,以利于通风透气,降低空气湿度;在定植后覆盖地膜前,浇水后及时中耕松土,可减少蒸发,保持土壤水分;在保证大棚蔬菜温度适宜的前提下,及时通风,排出湿气。3、提高大棚蔬菜的地温冬季大棚蔬菜栽培的过程中,最好使用透明地膜,不仅可以提高地温,还能够兼具除草功效,同时还要做好蔬菜植株整枝打杈,调整田间结构的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