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经济作物 > 棉花 > 棉花红腐病的防治技术? 棉花

棉花红腐病的防治技术?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发病症状:在棉苗未出土前受害。幼芽变棕褐色腐烂死亡;幼苗受害,幼茎基部和幼根肥肿变粗,最初呈黄褐色,后产生短条棕褐色病斑,或全根变褐腐烂。
2、防治方法:在苗期阴雨连绵,棉苗根病初发时,及时用40%多菌灵胶悬剂、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25%多菌灵或30%稻脚青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25%多菌灵或30%稻脚青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托布津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洒,隔1周喷1次,共喷2-3次。

棉花红腐病是我国棉花种植中一种危害较大的苗期病害,主要引起棉花烂种、烂芽、茎基腐烂和根部腐烂。棉花的苗期、棉铃期在根、茎基、子叶和真叶部位均有发病可能。生产上早播的棉田或遇低温多雨天气,根部腐烂严重的,可造成死苗。

防治方法:

1、种子带菌是重要的初侵染源,选用无病种子和进行种子消毒是防治该病的两个关键。播种前用40%的拌种双可湿性粉剂0.5kg与100kg棉籽拌种;也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0.5kg与100kg棉籽拌种,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2、喷洒叶面肥时加入棉花壮蒂灵,增强棉花的营养输送,使棉苗生长茁壮,提高棉桃的膨大活力,使棉花抗病能力增大,有效防止红腐病的发生。

3、棉花红腐病菌借风雨、昆虫及灌溉水等扩散传播,要及时喷洒新高脂膜,抑制病菌的扩散传播。合理密植降低田间湿度,防止棉苗生长过旺,并注意防止铃早衰。

4、发病初期喷洒70%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25%炭特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