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养实践证明,仔猪断奶1~3周内,往往会因生活条件的突然变化,不肯吃食,生长缓慢,甚至体重减轻,进而影响以后的快速育肥,还能形成僵猪,降低效益。因此,饲养断奶仔猪要重视搞好饲料供给、饲喂制度和饲养环境“三过渡”:
一、饲料供给过渡。仔猪断奶后半个月内,应继续喂给哺乳期的饲料,切勿突然改变,以免引起消化紊乱。从外场引进的仔猪,引进时最好带些原场饲料进行饲喂。从集市上买来的仔猪,要喂给容易消化吸收且适口性强的饲料。断奶仔猪的日粮配方为:玉米粉40%、高粱20%、豆饼20%、细米糠7%、麸皮11%、贝壳粉1.5%、食盐0.5%。另加微量元素添加剂,按精料量的0.05%添加。微量元素添加剂配方为:硫酸亚铁55.5%、硫酸铜22.1%、硫化锌11.2%、氯化钴11.2%。
二、饲喂制度过渡。断奶后半月内的仔猪,除应按哺乳期饲喂的次数、时间进行饲喂外,夜间还应增喂一次。同时要做到少喂多餐,以防仔猪消化不良和拉稀。还要供给充足的饮水。因为断奶仔猪采食大量饲料后,常会感到口渴,如供水不足常会因饮污水而下痢。
三、饲养环境过渡。仔猪断奶后1~2天内,常不安定,嘶叫着寻找母猪。要减轻仔猪这种因思念母猪而引起的不安,必须采取不离原圈、不混群并窝的原群原圈育成法。如果必须调圈并窝,应在断奶半月后进行。同时,为了避免仔猪不安和斗咬,应根据仔猪的性别、个体大小以及吃食快慢进行调圈并窝,或重新合群。
一、饲料的过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饲料类型的过渡;二是饲喂方法的过渡。
(一)饲料类型的过渡:
仔猪在断奶后一个月内,所采食的饲料,最好仍是哺乳期所吃的乳猪料,仔猪的日粮转换,不要太突然,要有7~ 10天的逐渐改变过程。第一天用原来饲粮的90%,新饲料的10%,混合后投喂。以后每天减少原来饲粮的比例,增加新饲粮,至7~10天后完全按新的饲粮投喂。在转换的过程中,若发现仔猪下痢严重,可适当延长饲料转换的时间。
(二)饲喂方法的过渡:
仔猪断奶后的第一周,对固体饲料的消化能力也较差,加上断奶时环境改变的应激,造成了胃肠道蠕动减弱,使饲料在消化道内停留的时间延长,导致病原菌的大量繁殖而发酵、腐败并产生毒素,引起仔猪下痢。在这段时间内,仔猪吃得越多,下痢越严重。所以投料时,应采取少喂多餐的方法饲喂。每次投喂量,以仔猪可在2仔时吃完为度。开始时,每天投喂3~4次,以后每天逐渐增加投料次数和每次投料量,并密切观察仔猪的排粪情况。5~7天后,当仔猪排粪正常时,可改用自动采食的方式投料。同时,仔猪改食固体饲料后,需水量增加,特别是断奶初期受到很大的应激影响,渴感更严重。要保证断奶仔猪整天都有清洁干净的饮水供应。一些猪场,为了避免仔猪断奶后头一两天因缺水造成虚脱,用一些电解质盐类(如食盐)溶于水中让仔猪饮用,对恢复仔猪的体力很有好处。
二、环境的过渡
(一)断奶仔猪,最好在断奶后把母猪赶走,第一、二周内,维持原栏原窝饲养。可以避免仔猪断奶后由于环境的太大变化,以及并群时与其他仔猪打架而造成对生长发育的不利影响。
(二)必须转换猪舍时,应该在保育舍中饲养。仔猪刚断奶后,都有一个掉膘和体质变弱的过程。因此,在断奶初期,仔猪特别怕冷,在断奶后的头两周,要特别注意仔猪的保温。第一周的舍温,应比在分娩舍的最后一周舍温高2℃,以后每周降2℃,在22℃时,保持恒定直到仔猪转到生长肥育舍。在保温时,还要注意舍内昼夜温差相差不要太大,要杜绝舍内穿堂风的出现。
(三)仔猪并群时,应把同体重、同性别的仔猪放在一栏。保育舍分群后重新合群时,为了减少相互咬架而产生应激,应遵守留弱不留强,拆多不拆少,夜并昼不并的原则。
每栏的饲养头数不能太多,以每栏15~20头为宜,宁少勿多。断奶仔猪,体重达到25~30公斤时,即可转到生长肥育舍饲养。
上一篇: 官方兽医的法定职责有哪些?
下一篇: 奶牛常见饲养管理六个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