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玉米 > 玉米粗缩病如何进行防治? 玉米

玉米粗缩病如何进行防治?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玉米粗缩病是一种由灰飞虱传播的病毒病,近几年在临沂市呈逐年加重发生趋势,对玉米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症状:玉米整个生育期都可感染发病,以苗期受害最重。在玉米5至6片叶即可显症,心叶不易抽出且变小,可作为早期诊断的依据。开始在心叶基部及中脉两侧产生透明的油浸状褪绿虚线条点,逐渐扩及整个叶片。病株叶片宽短僵直,叶色浓绿,节间粗短,顶叶簇生状如君子兰。叶背、叶鞘及苞叶的叶脉上具有粗细不一的蜡白色条状突起,有明显的粗糙感。至9至10叶期,病株矮化现象更为明显,上部节间短缩粗肿,顶部叶片簇生,病株高度不到健株一半,多数不能抽穗结实,个别雄穗虽能抽出,但分枝极少,没有花粉。果穗畸型,花丝极少,植株严重矮化,雄穗退化,雌穗畸形,严重时不能结实。

  发生规律:玉米粗缩病以带毒灰飞虱传播病毒。灰飞虱若虫或成虫在地边杂草下和田内麦苗下等处越冬,为翌年初侵染源。冬小麦也是病毒的越冬寄主。春季带毒的灰飞虱将病毒传播到返青的小麦上,以后由小麦和地边杂草等处再传到玉米上。此病发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灰飞虱田间数量和带毒个体的多少,并且与栽培条件有关,早播玉米发病重于晚播玉米,靠近地头、渠边、路旁杂草多的玉米发病重,靠近菜田等潮湿而杂草多的玉米发病重,不同品种之间发病程度有一定差异。

  防治措施:玉米粗缩病目前尚无特效药剂防治,一旦发病基本上无产量。因此,要坚持治虫防病的原则。应采取减少灰飞虱虫源和做好传毒昆虫防治等措施,力争把传毒昆虫消灭在传毒之前。

  1、选种抗、耐病品种。根据近年来的调查显示,品种之间病害发生情况存在一定差异,农大108、郑单958、鲁单50、鲁单981、鲁单984等品种发病较轻,病株率在5%以下。

  2、农业防治。在小麦、玉米等作物播种前和收获前清除田边、沟边杂草,精耕细作,及时除草,以减少虫源。对玉米田及四周杂草喷40%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加50%甲胺磷乳油1500倍液。适当调整玉米播期,使玉米苗期错过灰飞虱的盛发期。合理安排种植方式。加强田间管理,及时追肥浇水,提高植株抗病力。结合间苗定苗,及时拔除病株,以减少病株和毒源,严重发病地块及早改种豆科作物或甜、糯玉米等,以增加经济收入。

  3、药剂防治。小麦:一是播种时采用内吸性杀虫剂大面积拌种或包衣,可用40%甲基异柳磷按种子量0.2%拌种或包衣,以减少越冬虫源。二是结合麦蚜防治,采用麦蚜、灰飞虱兼治的药剂或者在防治麦蚜药剂中加入防治灰飞虱药剂进行麦蚜防治,包括苗蚜防治和穗蚜防治。麦蚜、灰飞虱兼治的药剂可亩用10%吡虫啉10克喷雾防治;也可在麦蚜防治药剂中加入25%捕虱灵20克兼治。玉米:一是用内吸性杀虫剂拌种或包衣,可用60%高巧或40%甲基异柳磷按种子量的0.2%拌种或包衣;二是在出苗前进行药剂防治,可亩用10%吡虫啉10克喷雾防治;三是玉米出苗后,在玉米三、四叶期,对田间及地块周围喷药防治灰飞虱。药剂可用40%久效磷乳油 1500-2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乳油、50%对硫磷乳油l000倍液或5%锐劲特悬浮剂30毫升或10%吡虫啉15g,对水30-40公斤喷雾;也可用4.5%高效氯氰菊酯30毫升或48%毒死蜱60-80毫升,对水30-40公斤喷雾。喷药力求均匀周到,隔7天再防治一次,以确保防治效果。并做到统一时间、统一药剂、统一方法、统一施药,提高防治效果。也可在灰飞虱传毒为害期,尤其是玉米7叶期前喷洒2.5%扑虱蚜乳油1000倍液,隔6-7天1次,连喷2-3次,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4、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合理施肥、灌水,加强田间管理,缩短玉米苗期时间,减少传毒机会,提高玉米抗病力。实践证明,增施有机肥,调节N、P、K肥的比例、用量和施肥,搞好配方施肥,增施锌、铁等微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能有效地减轻该病的发生。

玉米粗缩病,俗称“小矮子玉米”、“小老爷玉米”。是玉米极易感染的病毒危害之一,严重影响玉米的生长,降低玉米产量。粗缩病的主要特征:玉米苗期感染此病后,叶片浓绿,根系少,植株矮化,不往高长;成株期感染此病,上部节间缩短,雄穗花轴缩短,果穗短小,结果少,此病害从玉米苗期到抽穗期间均可感染此病,发病后极难根治,早期预防是根本出路。粗缩病毒不能通过土壤和接触传播,只能由灰飞虱传播病毒。如果冬季气温高,早春温度回升早,便有利于灰飞虱的越冬和繁殖。为确保玉米高产稳产,有效预防玉米粗缩病,对农民提出几点指导意见:  

1.加强对玉米粗缩病防治工作的重视  

玉米粗缩病严重影响玉米产量。防治玉米粗缩病应从选种开始。在注重玉米产量特性的同时,更要关注玉米的抗病性。因为所有的高产玉米都是在不发病的前提下水肥等外界条件得到满足后取得的。发生病虫害再好的水肥条件也无法改变减产的结果,所以优先选择抗病品种是明智之举。从有关资料上了解到抗玉米粗缩病的玉米品种以硬粒性品种抗病,中间型品种次之,马齿型品种易感此病。  

2.对玉米粗缩病的防治应及早动手  

防治玉米粗缩病应及早动手,绝不能像有的农户那样,等看到玉米感病后才喷药防治,那就为时已晚。我市玉米播种期大概在5月20日--6月25日之间。这期间正值灰飞虱活动盛期,无法通过错播种期的方法防治此病,防止工作尤为艰巨。此时正值小麦成熟后其,部分农民漠视麦田后期管理,使灰飞虱等虫害侥幸生存,危害夏季作物生长。因此防治玉米粗缩病应从小麦后期管理开始,抓好小麦后期病虫害的防治是小麦丰产的保证,又是对夏季玉米免受粗缩病危害的重要措施。  

3.防治玉米粗缩病具体方法  

(1)调整玉米播期,使其避开灰飞虱,  

(2)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提高玉米植株抗病力  

(3)改套种玉米为上下两茬播种模式  

(4)间苗时发现病苗,及时拔除,并带出田外,深埋处理  

(5)5月以前防治灰飞虱,用10%的吡虫啉20克兑水30公斤或乐果全田喷雾  

(6)对夏播玉米要清除田间、地边、畦梗杂草。清除杂草的目的能有效的消灭灰飞虱栖息的病毒。结合喷施玉米封闭除草剂加入30%的乙酰胺磷等杀虫剂,达到杀死栖息在麦秸内灰飞虱等害虫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