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蔓前控制浇水,以降低茎蔓中的含水量,增强其韧性。落蔓宜在睛暖天气的午后进行,此时茎蔓含水量低,组织柔软,便于操作,避免和减少了落蔓时伤茎;落蔓时应把茎蔓下部的老黄叶和病叶去掉,带到棚室外面深埋或烧毁。该部位的果实也要全部采收下来,避免落蔓后叶片和果实在潮湿的地面上发病,形成发病中心。当第1花序开放时进行吊蔓。第1果枝的果实采收完后,当第2果枝的第1穗果迅速膨大,第2果穗坐住时进行第1次落蔓。之后,每一个结果枝采收完后都要落蔓1次。 采取株与株之间交叉落蔓的方法,即把植株从绳上解下来,打掉下部的老叶,轻轻将植株扭到同一附近植株的位置再重新吊蔓。落蔓要有秩序地朝同一方向,逐步盘绕于栽培垄两侧。盘绕茎蔓时,要随着茎蔓的自然弯度使茎蔓打弯,不要强行打弯或反向打弯,避免扭裂或折断茎蔓。每次落蔓保持有叶茎蔓距垄面15厘米左右,每株保持功能叶20片以上,株高维持在距棚面0.80米(棚南)至1.50米(棚北),要注意前排植株茎的顶端不能超过后排,以免遮光。保证叶片分布均匀,始终处于立体采光的最佳位置和叶面积最佳状态,叶面积系数保持在3~4。整个生育期落蔓5~6次。
利用番茄茎部半木质化的特点,选在晴天下午茎不易折断时落蔓。
落蔓栽培
每株插1根1米长的竹竿,竹竿的上端系1根塑料吊绳,吊绳上端系在专设的南北向钢丝上(也可全用竹竿)。除前沿第1组外,竿和绳总高度约2米。每6株为1组,每株下部收获3~4穗果,单株高度约2米时开始落蔓。每组从南向北第1株沿地面匍匐到第3株基部并绑在竹竿上,再将植株上半部斜绑在第4株竹竿上,并绑上下两道,使植株直立,同时摘除近地面的叶子。第2株绑在第4株竹竿基部,上部斜绑在第5株竹竿上,同样方法第3株绑在第5、第6株上。第4、第5、第6株则倒过来从北往南以同样方法落蔓。落蔓后,拉破匍匐茎下地膜,使茎紧贴地面,上压湿土,待长出不定根后,植株生长量和抗逆性将大大增强。
首先,把植株从绳上解下来,打掉下部的老叶,轻轻将植株扭到同一附近植株的位置再重新吊蔓。落蔓要有秩序地朝同一方向,逐步盘绕于栽培垄两侧。盘绕茎蔓时,要随着茎蔓的自然弯度使茎蔓打弯,不要强行打弯或反向打弯,避免扭裂或折断茎蔓。但要注意一次落蔓的高度在30公分左右即可,每株保持功能叶20片以上,株高维持在距吊绳所用钢丝25厘米左右。同时要注意前排植株茎的顶端不能超过后排,以免遮光。
上一篇: 代森锰锌可以用于防治小麦条锈病么?
下一篇: 玉米机收需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