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地膜覆盖栽培应注意的问题:
肥力不足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是作物生长早衰的原因之一,影响早熟增产。地膜覆盖能使多种作物增产30%~50%,是一种“护根栽培”,实际上也是一种“消耗促进栽培”,投入才能产出。因此,要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并要求施入迟效性肥料及磷、钾肥(做基肥1次性投入),保持肥力,提高地力,才能使地膜覆盖获得长期稳定的增产增收效果。基肥不足,有机肥减少,而且又没有强调适当深施环节,势必使土壤肥力下降,地膜覆盖的增产作用亦就难以发挥。
整地粗放,底墒不足种子发芽出土及植株根系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如整地不细,作畦粗糙,坷垃多,毛细管作用差,土壤含水量不足,虽然地温增高,土壤疏松,但种子同样难以萌发出土,严重时会推迟出苗期或缺苗断垄。如事先发现土壤含水量低于15%时,就要考虑灌水造墒再整地,同时切实做到耕地、作畦、覆膜及镇压等各个环节连续进行,防止散湿跑墒,以保证种子整齐萌发出土及幼苗生长。
铺地膜技术无论是先铺底膜而后播种、栽苗或先播种、栽苗而后铺地膜,两种方法各有利弊。前者好处是,铺地膜5~7天,土壤温暖而湿润有利于种子萌发快出苗齐,缺点是膜面打孔穴、播种、栽苗、封窝较费工;后者好处是,便于大面积机械化作业,比较省工,不足之处是不能充分利用播种前一段铺膜时间所获得均衡的温暖湿润的土壤环境效应,同时出苗时要及时划破膜面,操作亦较麻烦。可根据具体情况而选择。
铺地膜不能紧紧地贴盖于地面,否则就会失去增温、保水、保肥的作用,而且容易被大风吹起毁膜伤苗。正确的做法是,膜与畦的配比要适当。蔬菜用膜,以膜的幅宽80~90厘米紧贴在地膜畦宽60~70厘米的地表上,顺着畦边缓坡用细土压严,两端用土埋实,并于畦的长度中间隔2米处压一小土堆,防止风吹揭膜;同时要检查膜面有无漏洞,有可用细土封闭。保护地栽培条件下,可不必将膜边压土,因为无风揭膜。
播种与定植期不宜大幅度提前地膜覆盖提高地温明显,对气温影响很小,大幅度地提早播种期和定植期,会使秧苗遭受晚霜的为害。
上一篇: 辣椒真菌性病害都有哪些?
下一篇: 水稻旱灾后如何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