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畜禽舍的消毒管理
为避免尘土及微生物飞扬,清扫时应先用水或消毒液喷洒,然后对畜禽舍进行清扫。畜禽舍清扫干净后,即可用消毒药喷洒或薰蒸。消毒按一定顺序进行,一般从离门远开始,以墙壁、顶棚、地面的顺序喷洒,关门窗2-3小时,然后打开通风换气,再用清水冲洗料槽、地面等。
二、饮水和空气消毒
使用水槽的养殖场要经常换水,保持清洁,水槽定期消毒。通风换气是空气消毒最简便、减少空气中细菌数最有效的方法。
三、养殖场消毒池的管理
养殖场场区出入口处设置与门同宽,长4米、深0.3米以上的消毒池;内放2-3%的火碱溶液或5%来苏尔溶液和草包,以便人、车进出时进行车底和轮胎的消毒。消毒液注意更换,一般不超过1周。
四、粪便的消毒管理
粪便常用的消毒方法有:1、掩埋法:将粪便与漂白粉或新鲜生石灰混合,然后深埋地下,深度2米左右。2、焚烧法:只限于患烈性传染病的畜禽粪便。3、堆积发酵。
五、污水的消毒
如污水量小,可拌洒在粪中堆积发酵;如水源被污染,每立方米水,加入漂白粉8-10克,充分搅匀,数日后方可启用。
六、尸体处理
1、掩埋法:此法简单,但不彻底。
2、焚烧法:是销毁尸体、消灭病原体最彻底的方法。非烈性传染病尸体不常用。
3、发酵法:将尸体抛入坑内,利用生物热的方法发酵,达到消毒灭菌作用。将尸体投入坑内,盖封木盖,经3-5个月发酵后,即可完全腐败分解。
七、人员的消毒管理
1、饲养员进入畜禽舍时,应穿专用工作服,胶鞋,并对其定期消毒。工作服煮沸消毒,胶鞋用3-5%来苏尔浸泡。
2、饲养员除工作需要外,不准在不同区域或栋舍之间相互走动,工具不得互相借用。
3、所有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必须坚持“场区门前踏3%火碱池,更衣室更衣,消毒液洗手,生产区门前消毒池及各畜禽舍门前消毒(盆),消毒后方可入内”的消毒制度。
1.第一次消毒可用碱性消毒药,如2%~3%的火碱或10%~20%的石灰乳,用来粉刷地面、天棚、墙壁等,用2%火碱水溶液还可用于喷洒消毒。2.第二次消毒可用酚类(菌毒敌)或氧化剂(过氧乙酸)进行喷雾消毒。第三次用甲醛熏蒸消毒。事先计算好消毒舍的容积,每立方米用甲醛42毫升、高锰酸钾21克,关闭门窗及通气孔,舍内的温度应在20℃左右,相对湿度70%以上,一般消毒24小时,而后打开门窗通风即可。3.道路及运动场可用10%~20%漂白粉混悬液或干粉撒布;也可用1:200倍的复合酚喷洒;潮湿地面、粪池、粪堆及污水沟可撒布生石灰,干处撒生灰不起消毒作用,因生石灰遇水生成氢氧化钙CaO+H2O=Ca(OH)2,即熟石灰,解离出氢氧离子产生消毒作用。石灰乳应现用现配,配好后宜当天用完。
上一篇: 生产上常用的桃树砧木有哪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