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地 红花适应性较强,在我县2100米以下海拔均可种植,喜温暖干燥、阳光充足的气候,耐旱、耐寒,忌高温高湿,以肥力中等,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为宜。不宜在低洼积水的粘土上种植。
(二)整地 由于我县种植红花均选择秋植,前作是黄豆、花生、烤烟、玉米均适宜。整地时只需将地块深翻一遍,清除枯枝杂草,细碎土块,做到土碎地平即可;水稻田可采取免耕种植的方式。
(一)调整播种期 红花属长日照植物,不同播期产量不同,早播者产量高,晚播者产量低,故播种宜早不宜晚。红花幼苗较耐寒,能耐-6.6℃低温,个别品种能耐-15℃低温,因此,红花播种一般在10月上旬;冷凉山区旱地可在9月中、下旬播种,即在玉米未收获前挖“玉米脚”种植。
(二)种子处理 为保证获得高产稳产,保证齐苗壮苗是关键,对此,种子需用清水浸泡6—8小时让其充分吸水,保证出苗。亩用种量1—2公斤。
(三)合理密植
株距按6寸—7寸,行距按9寸—1尺,塘深度2—3寸,每塘播种3—4粒,保证每亩有10000—13000搪,每塘留2株保亩有效在20000—26000株,但也要依据以下几个条件做适当调整:
(一)间苗:按株距6—7寸,行距9寸—1尺的规格种下,待苗齐后,每塘仅留2株,拔除病弱苗或过大过小株,保留中间株。
(二)合理灌水
红花有强大的根系,能从土壤深处吸收水分,不灌水仍有所收获,但红花最高产量是在灌溉的情况下获得的,浇灌1、2、3和4次水的红花种子产量平均比不浇水的产量依次高29%、44%、58%和76%。由于红花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对水分都很敏感,所以,灌溉技术也是红花栽培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如有不当,即使在降水量只有29.4 mm的干旱地区,也可因灌水量过大而导致红花大量死亡,因此灌溉必须慎之又慎,技术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1) 灌溉前需检查土壤的水分状况,若红花根系所至之底土仍然是湿润的,切勿进行灌溉。
(2) 若天气预报在2~3 天内有雨,最好暂不浇水。
(3) 红花除幼苗时在低温下较耐湿外,其它生长阶段对水分都很敏感,喷灌易引起锈病和枯萎病,漫灌易引起根腐病,均须避免。必须采用沟灌,最好采用隔行沟灌,这样,既节约用水又最安全。
(4) 灌溉完毕,需及时疏通排水系统,以免遇雨积水。
(5) 最后一次浇水应在95%花球开花之前5 天进行。
(三)肥料管理
红花的耐旱、耐盐碱、耐瘠薄等特性被人们熟知,因而红花种植区的多数种植户将红花栽植于肥力低下的土壤中,大多种植户错误的认为,红花不需要增施肥料;相反,另有一部分种植户为获得红花高产而施用较多的肥料,也造成了增产不增收的结果。
红花对肥料的需求量一般取决于土壤自然肥力、水分状况、播种期等,当土壤肥沃时,可以不施或少施氮肥,一般有灌溉条件的中低等肥力土壤,在定苗后结合中耕除草,追施尿素5—8公斤提苗,至孕蕾期每亩施用尿素10—15公斤。无灌溉条件的旱地,可不施氮肥(也可在大雨前每亩施尿素5~10 kg,或把尿素兑水浇灌);给红花施用微量肥料,增产效果明显,一般从现蕾开始,每隔7~10 天喷施1次,可选用磷酸二氢钾、有机钙肥、液体多元钾肥,硫酸钾、硫酸硼等微肥,共喷3~4次。
(四)病害防治
1、
2、枯萎病
(五)培土
红花抽茎后,上部分枝多,易于倒伏,故在3月上旬进行培土。
(六)打顶
红花株高达20—30厘米时掐去顶芽,促使分枝增多,增加花蕾数,提高红花产量。
①间苗、定苗:春播红花在苗高10厘米时进行第一次间苗,苗高15厘米时进行定苗;秋播红花在翌年春天苗高12~15厘米时定苗。条播红花按株距20厘米定苗;穴播红花每穴留苗3~4株。
②中耕除草:中耕除草一般3次,前两次结合间苗、定苗进行,第三次在封行前结合追肥、增土进行。
③施肥:红花苗期应大量施用氮肥,在幼苗出土后施少量稀粪水;苗高30厘米左右,出现大量分枝时重施抽枝肥,每667米2施人畜粪 2000 千克,施后培土于根际。现蕾以后要多施磷钾肥,每667米2施草木灰200千克,加过磷酸钙15千克。开花前在晴天的早上或阴天进行根外追肥,每667米2用尿素0.5千克,过磷酸钙1千克,加水50千克搅匀后喷施,3~4天1次,共2次。
④打顶:红花茎长1米左右、分枝达20枝时进行打顶,以促进分枝、增加产量,打顶后每667米2追施尿素10千克,碳铵30千克。
⑤排灌:红花耐旱怕涝,雨量大、气温高时,要及时清沟排水;如遇大旱要适当浇水,浇水方式一般采用细流沟灌或隔行沟灌,漫灌易引起根腐病,喷灌则会导致锈病和枯萎病蔓延。
⑥病虫害防治:红花病害主要有锈病、根腐病和叶斑病,种植时要选地势高燥地或高畦种植,最好采用地下灌溉或开沟灌溉以预防病害的发生。发病初期, 可用敌锈钠、0.3波美度石硫合剂、15%三唑酮500倍液喷施。为害红花的害虫主要有蚜虫和潜叶蝇,发生期可用40%乐果乳油1000~2000倍液、90%敌百虫1000倍液或2.5%鱼藤酮800~1000 倍液喷施防治。严禁在花蕾期前后施药,以免污染药材。
1、间苗、定苗:春播红花在苗高10厘米时进行第一次间苗,苗高15厘米时进行定苗;秋播红花在翌年春天苗高12~15厘米时定苗。条播红花按株距20厘米定苗;穴播红花每穴留苗3~4株。
2、中耕除草:中耕除草一般3次,前两次结合间苗、定苗进行,第三次在封行前结合追肥、增土进行。
3、施肥:红花苗期应大量施用氮肥,在幼苗出土后施少量稀粪水;苗高30厘米左右,出现大量分枝时重施抽枝肥,每667米2施人畜粪 2000 千克,施后培土于根际。现蕾以后要多施磷钾肥,每667米2施草木灰200千克,加过磷酸钙15千克。开花前在晴天的早上或阴天进行根外追肥,每667米2用尿素0.5千克,过磷酸钙1千克,加水50千克搅匀后喷施,3~4天1次,共2次。
4、打顶:红花茎长1米左右、分枝达20枝时进行打顶,以促进分枝、增加产量,打顶后每667米2追施尿素10千克,碳铵30千克。
5、排灌:红花耐旱怕涝,雨量大、气温高时,要及时清沟排水;如遇大旱要适当浇水,浇水方式一般采用细流沟灌或隔行沟灌,漫灌易引起根腐病,喷灌则会导致锈病和枯萎病蔓延。
6、病虫害防治:红花病害主要有锈病、根腐病和叶斑病,种植时要选地势高燥地或高畦种植,最好采用地下灌溉或开沟灌溉以预防病害的发生。发病初期, 可用敌锈钠、0.3波美度石硫合剂、15%三唑酮500倍液喷施。为害红花的害虫主要有蚜虫和潜叶蝇,发生期可用40%乐果乳油1000~2000倍液、90%敌百虫1000倍液或2.5%鱼藤酮800~1000 倍液喷施防治。严禁在花蕾期前后施药,以免污染药材。
上一篇: 如何防治牛维生素D缺乏症?
下一篇: 鸡新城疫病有何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