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湿犁干耙”。人们都知道再干的地拖拉机也能耙碎,所以就形成了趁湿犁地,晾干后再耙的习惯。这样整地带来了很多副作用:首先,跑墒:“麦收年内墒”。这说明年内墒对小麦增产的重要作用。可是,“湿犁干耙”法在凉晒过程中把宝贵的年内墒变成了干坷拉,就连犁底层的墒也给放跑了很多;其二,跑肥:耕地时施入的肥料,在湿土中很快融化,融化后在日光照耀下很快挥发掉,尤其是碳铵,如果晾晒两天,肥效损失可达50%以上。其三,破坏土壤结构:被晒干的大坷拉在拖拉机强力碾轧下,虽能耙碎,可是碾轧过程中,严重破坏了土壤的理化性状,尤其把宝贵的土壤团粒结构碾成了粉沫,造成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急剧下降,形成板结,即不耐旱,又不耐涝;其四,这种放墒的地块,只能随时播种才能出齐苗,稍一推迟就会造成缺苗、断垅。所以,大家都去抢墒播种,忘掉了按种性适期播种。
2、旋耕机整地。旋耕机整的地看起来又虚、又碎。实际上由于土壤不踏实,麦苗拱土无力,麦苗在土里打转出不来或出苗后因土壤空隙大,不利保墒而吊死,特别是去年,有将近70%旋耕机整地的田块有缺苗及冻害的发生。
上一篇: 果树喷农药怎样做才能事半功倍?
下一篇: 高粱茎腐病有什么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