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出现空秆现象,与环境因素、种植密度有直接的关系,解决玉米空秆问题,应以改善环境入手,建立良好的生态条件,合理调节温、光、水、气、肥等,以减少玉米空秆现象,增加玉米产量。防止玉米空秆有以下四种方法。
选用良种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高产、高抗优良品种,是减少玉米空秆的首要措施。
合理密植不同品种都有自己适宜的种植密度,地力水平低时,应降低密度。如利用边行优势,大垄栽培,应实行密植。合理密植的目的是保证玉米群体有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充分利用肥、水、光、热资源,从而达到穗多、棒大、丰产。
加强田间管理要合理施用肥料,增施有机肥,平衡施用氮、磷、钾肥,实现有机无机肥相结合。在玉米苗期,加强管理,控大苗,促小苗,消灭三类苗,使玉米群体生长健壮、整齐。在开花授粉期如遇阴雨连绵气候,要设法人工辅助授粉。
加强农田排灌设施建设完善农田基础设施,达到能排能灌的标准。利用地下水灌溉,解决高温干旱问题。
在玉米品种选育或引种上,应重视和加强品种适应性研究,选用适合当地的综合性状好的品种。采用地膜覆盖新技术。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有机肥,加强两茬秸秆还田,逐步提高地力。要求保证底肥和苗期施肥,小苗率高的田块要施偏肥,千方百计减少小苗,防止形成空秆。合理轮作,重视整地和播种质量。做到适期播种,密度适当,并注意防治地下害虫和蚜虫等。巧追幼穗分化肥,重追攻穗肥。如春玉米的中晚熟品种,在适期早播条件下,于拔节期13—14片叶时已进入雌穗座胎期,此期是决定穗胎大小和籽粒行数、每行粒数的关键时期,因此在抽穗前5—7天重施攻穗肥,是实现穗大粒饱、力争双穗灭空秆的根本措施之一。喷洒玉米壮丰灵在高肥密植中晚熟高产玉米的雌穗小花分化期,即玉米抽雄穗之前3—5天或已有千分之几的雄穗刚要露出且尚未露出时,用玉米壮丰灵27ml,对清水20kg喷1次,可使株高、棒位降低、节间缩短,同时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防止倒伏,促进雌花发育,提高双棒率,避免秃头现象,有效防止了空秆和贪青。提倡农药拌种,使很系发达提高抗病力,提早发芽36小时。在玉米大喇叭口期用“农家宝”90毫升,对水50千克喷洒,可使叶片气孔关闭,减少水分蒸腾,提高抗旱能力。此外,也可在玉米孕穗期至灌浆期喷洒万家宝500—600倍液。
上一篇: 温室大棚种植户可以购买哪些保险?
下一篇: 苦瓜的药用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