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幼树生长旺盛,一年生新梢可长在数米。枝蔓的顶端优势特强,如任其生长,则树体结构杂知己无章,架形混乱交缠,郁闭而彼此遮荫,造成营养生长极大浪费。所以,生长期抹芽、摘心、剪梢,架面摆布和引缚是非常必要的。 (1) 整形:篱架整形的原则与葡萄相似,2米高4道铁丝,每架可养成3-5个老干作为稳定的骨架,呈扇面展开;高度在第一道铁丝下;二级主枝为半骨干性母蔓,高度及2-3道铁丝,上面分布长、中、短3种母枝,结果新梢可斜上引缚,梢部可压平至下垂。 (2) “T”形架:横架杆宽约60厘米,架高1.5-1.8米,株距可稍密,留单干引缚至横梁,再向两侧分2蔓或4蔓。果梢上部可自由下垂。 (3) 棚架:可用大棚架,高1.8米。可为单个棚架,棚形较自由;也可为合并成连立大棚架。水泥桩杆的密度为行距6米×株距3米,行内以横梁连接。棚顶架铁丝与行向成直角,每60厘米架铁丝一道,使成铁丝棚。 无论篱架或棚架,都要求骨干枝在架面均匀摆布,并应以架面面积来计算和安排结果母枝。 总的原则是控制一年生旺梢长,方法是生长期抹芽、摘心、短截引缚摆布。养成充实健壮母枝,以中、短母枝质量最高,短母枝和极短的衰弱母枝可及时疏间。
猕猴桃在自然情况下多无直立主干和固定树形,靠攀缘于树木或其它物体上生长。整形修剪的主要目的是,尽快创造一种良好树形,并使其年年多产优质果。
1.整形:为适应目前水平大棚架或“T”字型小棚架的架式,猕猴桃宜采用“X”字型或“一”字型整形。
“一”字型整形的方法是;选1条生长强壮的新梢(也可2条,其中1条备用),引缚于植株旁所立的临时小竹杆上,使它笔直向上生长(培养为主干),直至上架。上架后,引缚在架的中央1道铁丝上,以此作为第1主蔓。以后从转弯处发生的副梢中选留1条生长强壮的作为第2主蔓,使其生长方向与第1主蔓相反,从而在架面上形成一个“一”字型的骨架。翌年,在每个主蔓上各培养4个副主蔓,进而在每个副主蔓上培养2~3个侧蔓。对于生长势比较中庸的中华猕猴桃来说,侧蔓往往就是结果母枝,次年即可由其上抽生结果枝。当侧蔓的长度超过架面宽度时,可任其下垂,只要与地面能保持50厘米左右的距离即可。“X”字型整形方法与“一”字型整形法基本相同,只是在形成“一”字型后,在每个主蔓上再各诱发1个强壮的副梢也作为主蔓,从而在架面上形成1个4主蔓的“X”字型的骨架,以后在主蔓上各培养若干副主蔓、侧蔓,在侧蔓上培养结果母枝。经4~5年,枝蔓可布满架面。
2.抹芽培干:春季温度回升,定植的猕猴桃苗萌芽,并很快进入旺盛生长期,此时要注意抹芽以培养主干。一般在定干剪口下方的1~2个芽生长较旺盛,可在其中选择一个生长较健壮的芽作为培养主干的对象,使其继续生长,其余全部抹除,并在苗木旁边插一小竹竿,用小绳子把幼苗绑靠在竹竿上,使竹竿支撑幼苗向上生长。但要注意防止主干缠绕小竹竿生长。小苗一旦缠绕在竹竿上,往往长势减弱,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就不能达到培育主干的目的。有些植株的春梢生长细弱,不能培养成为主干,对于这些植株,在夏梢抽生之前,再做一次短截,方法是对这些植株距离地面30厘米左右的部位全部剪断,让植株接口部位上方的芽萌发夏梢。一般夏梢较健壮,可按春梢的培养方法把其培养为主干。在整个生长季节,苗木基部不断萌发新梢,应注意随时抹除。
3.培养主蔓和结果母枝:幼苗种植后,如果管理得较好,主干很快长至棚架顶,这时需要及时培养主蔓。无论是棚架或篱架,当主干长高至平支架线或低于支架线 10厘米左右时,将主干短截。在水肥条件较好的情况下,主于短截后,剪口下的芽大多数都能萌发,要及时抹芽,只留靠剪口处2个芽,让其充分生长发育成主蔓。当主蔓延伸生长超过两株间的支柱20厘米时,进行打顶,使其停止延伸生长,促其抽发新梢,对这些新梢每隔20厘米左右留一条培养成为结果母枝。无论是主干短截后或主蔓打顶后,苗木基部均抽发许多萌蘖,要及时抹除,以免消耗大量养分,影响主干或主蔓生长。如果采取的措施得当,种植的一年即可以培养成良好的树冠骨架,为以后的生长和开花结果打下基础。
4.修剪:猕猴桃修剪的目的是在整形的基础上,建立和保持生长枝和结果枝的合理结构,使得植株生长和结果之间平衡,达到高产稳产、果实优质的目的。如果不修剪,让其自然生长,会造成枝蔓密集紊乱,果园内太荫,通风透光不好,结果少,果实品质差劣,大小年明显。因此,猕猴桃必须通过修剪以去除一些枯枝、衰弱枝、徒长枝、密生枝和病虫枝,调节好结果母枝的适宜密度。修剪分为生长期修剪和休眠期修剪,即夏季修剪和冬季修剪。不同架式采用不同的修剪方法。
上一篇: 2,4-D丁酯或2甲4氯药害解毒的方法?
下一篇: 猪水泡病和口蹄疫的区别及防治要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