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种栽培
31 . 苗木培育
1. 1. 采种. 山红树的人工繁殖方法主要用种子培育实生苗, 目前还未见有扦插和组织培养等无性繁殖方面的报道。在此仅介绍实生苗的培育技术。根据对定植于热林所的山红树所进行的观察, 山红树定植后8~ 9 a 开始开花结果, 山红树种子11-12 月成熟, 大小年现象明显。待观察到果实由青转为黄色时即表明其种子已经成熟, 可直接从树上采集, 也可待其脱落后从地上捡拾。采集后的果实可先进行堆沤, 待其腐烂后用清水进行淘洗, 洗出种子。山红树种子极细小, 千粒?柿拷?1. 1~ 1. 4 g, 种子不耐贮藏, 常温贮藏2 个月即完全丧失发芽力, 宜随采随播, 若确须贮藏, 可采用湿沙贮藏, 但也不能超过6 个月。
1. 2 . 播种育苗. 种子拌细沙后撒播于苗床, 盖土约0. 5 cm, 保持苗床湿润, 苗床切忌过干或过湿。播种后14~ 19 d 发芽,27 d 出苗结束, 发芽率可达70%以上, 苗床需建荫棚, 用75% 遮阳网覆盖。山红树幼苗生长极为缓慢且较为脆弱, 苗期一定要加强水肥管理及病虫害防治。山红树苗期生长较慢, 抗性差, 为提高造林成活率, 促进苗木定植生长, 同时减少造林后抚育管理工作, 防止因杂草或灌木过度遮荫影响其生长。生产多用1. 5 年生的容器苗, 此时苗高达30~ 40 cm, 地径达0. 6 cm, 可用于造林。待芽苗高约3~ 5 cm, 有2~ 3 片真叶时可移入备好的容器( 营养袋或育苗盘) 中进行培育。常用的育苗基质为70%森林表土+ 22%火烧土+ 8%腐熟农家肥。
1. 3. 容器苗苗期管理 . 待移入容器中的山红树芽苗成活稳定后, 应进行追肥提苗, 在苗木生长前期和生长旺盛期以氮肥为主, 可用0. 2% 的尿素水溶液或0. 8% 氮磷钾三元复合肥水溶液追施, 有条件的地方用10%~ 15% 沼气液追施效果更好, 每2 周追施1 次, 追施6~ 8 次即可。在出圃前2 个月要停止追施氮肥, 可施1~ 2 次磷钾肥, 以促进苗木木质化, 增加抗性, 提高定植成活率。由于目前还没进行大规模的造林工作, 因此还未发现有严重的病虫害, 但苗期也应加强病虫害的预防工作, 可喷洒代森锌和氧化乐果等农药预防和控制。同时应注意遮荫。通过加强管理, 山红树1. 5 年生苗高可达30~ 40cm, 地径达0. 6 cm 以上即可出圃定植。
2. 栽培技术
2. 1. 整地. 因其喜生长土壤深厚湿润、空气湿度大, 有一定遮荫的环境, 因此定植前要先选好地。造林前对造林地进行的清理, 因为山红树生长初期需进行遮荫, 因此在整地过程中保留一部分遮荫树, 然后挖定植穴, 规格为50 cm & 50 cm & 40 cm, 株行距3 m & 3 m, 每667m2 栽植70 株。定植前进行回塘, 回塘时每穴施入2 kg 腐熟农家肥+ 500 g 过磷酸钙作基肥。
2. 2. 定植 . 选出合格壮苗出圃进行定植, 根据2006 年进行的裸根苗与营养袋苗造林对比试验, 结果发现与用裸根苗造林相比, 用容器苗造林可显著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 并促进定植后苗木的生长, 因此建议在今后造林过程中应用容器苗进行造林。定植时间应选在雨季前期, 在下过一二次透雨, 土壤湿透约25 ~ 30 cm 时进行。
2. 3. 幼林抚育管理 . 主要包括扩塘、除草松土和追肥等。山红树定植的头3年, 应于每年5 月、11 月各除草1 次, 主要是清除定植塘内的草, 在造林当年雨季结束后主要进行扩塘除草抚育, 将定植穴周围深翻土使穴面积加大至0. 6~ 1 m2 , 而保留保护带上的遮荫植物, 使其起到遮荫作用。翌年雨季来临前( 5 月中旬) 结合除草进行1 次追肥, 每株施入复合肥250 g,雨季结束后再进行1 次除草松土抚育。相同管理措施连续进行3 a。以后根据实际情况不定期进行除杂灌的工作, 以免杂灌影响其生长和降低成活率。
上一篇: 如何防治橡皮树病害?
下一篇: 花生开花最适宜的温度为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