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兽医兽药 > 为什么有些病原体与猪(宿主)“共存”而不会使猪(宿主)经常发 兽医兽药

为什么有些病原体与猪(宿主)“共存”而不会使猪(宿主)经常发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为什么有些病原体与猪(宿主)“共存”而不会使猪(宿主)经常发病?

目前,蓝耳病、圆环病毒在猪场的感染率超过80%,而条件性致病菌如大肠杆菌、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等常存在于猪只的体内。研究人员发现,猪体的皮肤、胃肠道和其他任何部位都存在着很多微生物,它们只有在某些特殊的条件下才能引起感染发病,这些微生物是和猪群“共存”的。著名的医学家H.H.Kleeburg在《人畜共患病》一书中写道:“我们现在还不能控制这些分支杆菌,那么,我们就必须学会与它们共处”。因此,建立健康养猪的小环境、培育健康体质的猪群、消除目前猪场普遍存在的应激因子、建立猪——病原微生物系统的稳态是防制疫病的最本质的措施。

处于与病原体共存状态下的猪群是否发病与两个因素有关,一个是超负荷剂量感染;一个是猪体有效的免疫力水平下降到保护阈值。所谓超负荷剂量感染是指动物对病原体有一定“承载”能力,在动物可以承载的负荷内,动物是不会发病的,只有病原体超过了动物的承载能力才会发病。所以,是否发病牵涉到两个因素,一个是病原体数量,一个是猪群的承载能力,亦即免疫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