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其他蔬菜 > 麻山药高产量栽培技术 ? 其他蔬菜

麻山药高产量栽培技术 ?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一、选种要过关:农民选种时往往是只注重眼前利益,习惯选择品质好、块茎均匀的出售,留为种用的多为次等的、畸形的、有病的块根块茎。这样做当年的收入也许会高些,但第二年、第三年以后病虫害加重,畸形块根块茎增多,山药的产量和品质下降,致使效益降低。因此山药种应选择均匀、整齐、无病的块茎,而且需经4~5年换1次,以减少因连年种植品种退化现象的发生。

二、种块要处理:在选种过关的基础上,种块的处理也特别的关键,直接关系到产量。种块处理分为两个步骤:

1、种块的储藏和消毒:种块选好后在储藏时必须要进行消毒工作,防止烂块。用果多鲜600倍液(即每10ml药剂兑水12斤)去浸泡薯块,然后捞出晾干储藏,减少病菌侵染种块。

2、播种前的工作:在播种时,将麻山药栽子放入定植沟内后先不要盖土,喷施高巧、益微、亮盾混合药液,每亩用高巧20—40ml+益微20克+亮盾20ml兑水30斤,喷施时连山药栽子带定植沟要全部喷到,然后再盖土,在防止地下害虫和病害的同时,能使麻山药根茎粗壮、表皮光滑,每亩增产在800—1000斤以上。

三、土壤环境要适合:麻山药要想高产对土壤的要求特别严格,必须是沙质壤土,土壤不能过重。但在实际种植过程当中,由于农民不合理的施肥,化肥用量过大,造成土壤的板结和酸化,使麻山药的块根下扎困难,这也是影响产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对于连年重茬种植或土壤质地不好的地块必须要改良,每亩用汽巴松土精400—500克,在整好地、做好畦之后,撒施到定植畦内,疏松土壤,促进块根在下扎过程当中比较顺利,在增加麻山药的商品性的同时还能增加麻山药的产量。

四、施肥要平衡:麻山药施肥要求均衡,尤其是底肥,是高产的基础,要求要施足,所以有机肥、化肥、微量元素都不能少。

有机肥必须腐熟发酵好,否则会加重地下害虫的发生,每亩用腐熟发酵好的有机肥1—2方即可;化肥比例要合适,底肥选用低氮高磷中钾的复合肥,每亩60—80斤;微量元素主要补充硼、锌和钙,如果缺少会影响块根的下扎,每亩用汽巴硼锌肥150—300克+瑞培钙200克,将这三种肥料混合均匀后撒施于定植畦内。

五、化控要及时:由于雨季的高温高湿,再加上追肥后,会造成麻山药的生长过旺,所以进入雨季时必须要化控,而且宜早不宜迟,应从麻山药蔓爬到2/3架面时就应该开始,喷施PBO 50克/亩+瑞培乐10克/亩,根据秧子的长势间隔15天左右一次,连喷3次,这样可以做到茎叶壮而不旺,获得较高的产量。而大多数药农却是等茎蔓爬满架,茎嫩梢相互缠绕扭曲成疙瘩时,才开始化控。喷药时不是单独喷幼嫩部分,而是全株喷洒,而且习惯和其它农药混合使用,容易形成地上旺而地下块根块茎生长不好,造成产量低,效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