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畜养殖 > > 如何防治猪丹毒?

如何防治猪丹毒?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猪丹毒是丹毒杆菌引起猪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全国各地均有发生,一年四季均能发病。猪丹毒杆菌是一种平直或稍弯曲纤细小杆菌,对外境抵抗力强,在猪肉中能存活数月。 症状 急性:猪突然发病,次晨死亡。相继发病猪,体温高达42℃。食欲不振,精神沉郁、横卧,中小猪得病后呕吐、结膜潮红、行走不稳。于耳、胸、四肢四侧等有红斑。亚急性:除有上述症状外,在全身很多部位出现很多难看的疹块,有凸硬感,死亡率低。慢性:由急性转变而来,主要表现关节炎、跛行;发生在跗关节或腕关节,病肢不能行走。 防治。①使用猪丹毒氢氧化铝甲醛菌苗预防接种,断奶后每头5毫升肌注,维持6个月。②药物治疗:(1)青霉素按每公斤体重2万单位肌注,至病消失,日注2次。同时注射复方氨基比林,每头5—10毫升。(2)四环素或土霉素每公斤用2—3万单位(20毫克),每天1—2次。(3)10%磺胺嘧啶钠40毫升肌注,每天1次。

预防:平时要加强饲养管理,猪舍用具要保持清洁,加强检疫,定期预防接种和预防性投药,免疫接种丹毒疫苗前后1周禁止使用抗生素及其他化学药物。仔猪一般在50—60天龄进行免疫接种,种猪群每年免疫二次,每次相隔六个月。

  

治疗:  发病后应早期确诊,隔离病猪,及时治疗。青霉素为首选抗生素,用量每千克体重1万单位,每天2—3次肌肉注射。应该注意的是,经治疗后体温下降,食欲和精神好转时,仍需继续注射2—3次,巩固疗效,防止复发或转为慢性。也可用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或链霉素进行治疗。同时还应进行全群用药,可有效控制疫情。用抗猪丹毒血清治疗发病猪只,也可取得较好效果。药效消失时,应及时补注疫苗。对于病死猪应深埋或无化处理,彻底全场消毒。对于无饲养价值的病猪及时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