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蛋白饲料
高蛋白饲料尤其是核蛋白含量过高, 如用动物的内脏(如胸腺、脾脏、肝脏、肾脏、胰腺等)、肉屑、肉骨粉、鱼粉、大豆粉、豌豆、莴苣、开花的白菜等长期多量饲喂都可导致痛风 。 有试验结果表明, 肉鸡日粮中蛋白质水平高出饲养标准 20%时, 鸡痛风症的发生率增加 28% 。 2005 年, 我们遇到一蛋鸡养殖户在标注日粮的基础上添加 3%蚕蛹, 一周后鸡群发生典型内脏型痛风。 但是, 有人在提高 20%日粮蛋白质水平的同时在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爱西特、别嘌呤醇、苯溴马隆等药物可明显缓解痛风的发生 。家禽的肝脏缺乏尿素合成酶 — 精氨酸酶, 而不能将氨转变成尿素 , 只能转为尿酸, 同时禽肾脏中也无谷氨酰合成酶, 而不能使氨由谷胺酰携带,因而其蛋白质代谢产物氨只能通过嘌呤核苷酸合成与分解途径, 以生成尿酸的形式而排泄。 核蛋白在体内可分解成核酸和蛋白质 , 核酸进一步分解形成单核苷酸 — 腺嘌呤核苷 — 次黄嘌呤核苷 — 次黄嘌呤— 嘌呤, 最后以尿酸的形式排出体外。
2 、维生素 A 缺乏
维生素 A 缺乏时可使肾小管、集合管和输尿管发生角化与鳞状上皮化, 粘液分泌减少, 尿酸盐排出受阻形成栓塞物— 尿酸盐结石, 阻塞管腔, 尿酸排泄障碍, 血液尿酸可增加 8~ 9倍, 尿酸盐在体内发生蓄积 。
3、 高钙日粮及钙磷比例失调
据候宗良报道雏鸡日粮钙的含量为 2.96%(雏鸡正常需要量为 0.8%~ 1.0%), 钙磷比例为 7.4∶1(正常比例 2∶1),雏鸡发生痛风 ;杨守湖等报道蛋鸡日粮的钙为 4.41% 引起蛋鸡痛风(蛋鸡产蛋率为 70%) ;蒋龙飞等报道雏鹅日粮中钙的含量达 3.1%(雏鹅正常需要量为 0.8%~ 1.00%),同时钙磷比例失调达 7.8∶1.0(正常比例 1.0∶0.7), 雏鹅发生痛风 。 当饲喂高钙饲料时, 家禽发生高钙血症, 钙盐会在肾脏沉积并逐渐钙化, 当肾小管上皮细胞脱落到肾小管腔内, 逐渐聚合, 形成肾结石 ;同时, 由于肾单位不断遭到破坏,致使有机能活动的肾单位逐渐减少, 不足以代偿全部肾脏功能, 导致禽痛风的发生。
4 、中毒性因素
4.1 滥用药物:在兽医临床上长期或大剂量使用磺胺类药物 、喹乙醇、氨基糖类抗生素及碳酸氢钠等药物, 这类药物具有肾毒作用, 损伤肾脏, 尿酸排泄障碍, 导致禽痛风的发生。
4.2 毒素中毒:如赭色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桔青霉毒素和卵孢毒素等毒素可直接损伤肾脏, 引起肾机能障碍导致痛风症的发生。
4.3 某些重金属:如铬、镉、铊、铅等在肾脏中蓄积, 引起肾脏机能和结构的损伤。
5 、传染性因素
在养禽业生产中具有嗜肾性、能够引起肾脏损伤的传染性因素有: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传染性法氏囊病毒、鸡大肠杆菌和雏鸡白痢沙门氏菌等病原均可引起肾脏的病变,造成尿酸排泄障碍, 而引起痛风。近来有报道隐孢子虫感染尿道引起鸡痛风以及出血性多瘤病毒感染引起鹅痛风的病例。
6、 其它因素
鸡群饮水不足、鸡的密度过大, 缺乏适当的运动和光照、鸡舍环境过冷或过热、通风不良、卫生条件差、地面阴暗潮湿、空气污浊、拥挤等均可引起肾脏损害, 鸡群易发生痛风。
上一篇: 大棚春黄瓜不结瓜的原因
下一篇: 棉花蕾期管理如何进行化学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