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休眠期减少菌源。冬季结合修剪,彻底清除枯枝落叶及落果,减少越冬菌源;容易积水,树势偏旺的果园,要注意排水,修剪时疏除密生枝、下垂枝、拖地枝、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降低果园温湿度;增施有机肥料,避免偏施氮肥,促使树体生长健壮,提高抗病能力。
2、施药防治。果树发芽前,喷施4-5度石硫合剂。5-6月间,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50倍液1-2次,或3%克菌康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对穿孔病均有良好效果。对细菌性穿孔病,用农用链霉素50-100毫克/升来防治;对真菌性霉斑穿孔病,可用70%甲托可湿性粉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
桃穿孔病分为两类,一类是由细菌引起的穿孔病称细菌性穿孔病,另一类是由真菌引起的真菌性穿孔病。其主要危害叶片,同时也危害枝梢和果。温暖多雨的季节利于桃细菌性穿孔病的发生,是桃花普遍发生的病害。桃真菌性穿孔病则容易在温暖多雨,树势衰弱、排水不良、通风透光差的桃花植株上发生。其主要防治方法是:
加强管理,增施基肥,改良土壤,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同时注意剪除病残体,减少再侵染病原。在早春发芽前喷波美3~5°石硫合剂,可兼治害虫,生长期可喷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对细菌性穿孔病可选用链霉素、土霉素、井冈霉素等杀细菌性药剂。
上一篇: 果树防冻的几种方法?
下一篇: 如何选择适制白茶的茶树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