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水稻 > 水稻稻曲病的发生期和识别症状是什么? 水稻

水稻稻曲病的发生期和识别症状是什么?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稻曲病在开花后至乳熟期发生,主要在水稻抽穗扬花期感病,为害穗上部分谷 粒,少则每穗 1~2 粒,多则每穗 10 多粒。 病菌孢子多在破口期进入,在颖壳内生长, 初时受侵害谷粒颖壳稍张开 ,露出黄绿色的小型块状突起 , 后逐渐膨大, 将颖壳包 裹起来,形成比正常谷粒大 3~4 倍的菌块。 菌块近球形,颜色逐渐变为黄绿或墨绿 色,墨绿色菌块表面光滑,最后龟裂,散出墨绿色粉末(孢子)。 2 发病规律 稻曲病是由真菌中的担子菌亚门类绿核菌侵染后而导致发病 [2]。病菌由落 入土中的菌核和附着在种子表面上的厚垣孢子越冬,菌核于翌年的 7~8 月发育产 生子囊壳, 壳内产生大量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 ,并随气流传播散落, 在水稻破口期 侵害花器和幼嫩器官,导致谷粒发生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