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赤霉病、白粉病、锈病、褐斑病是我国北方冬小麦产区的主要病害。小麦生长期遭遇不良天气天气容易诱发小麦病害,以及时用药预防。根据我国小麦产业技术体系病虫害防控功能研究室,浙江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马忠华教授报告,在安徽、江苏、河南、山东等地赤霉病菌对多菌灵抗性严重,应当开发使用具有防病、抑毒效果的新药:戊唑醇、丙硫菌唑、叶菌唑、氰烯菌酯及其配方药剂。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的防治对象为半知菌、子囊菌引起的褐斑病。三唑酮的防治对象为锈病、白粉病。
1、防治小麦纹枯病,重点抓好种子药剂拌种,可用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10~20毫升加水100~200毫升;在小麦返青拔节期每亩用5%井岗霉素水剂150~200毫升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0~100克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100克对水60~75公斤喷雾。
2、防治小麦全蚀病,可在播种前用12%三唑醇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02%~0.03%拌种。增施磷肥能减轻病害。
3、防治小麦根腐病,①药剂拌种,用25%粉锈宁或50%福美双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拌种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2%。②药剂防治,重病年及时喷药保护第一次在小麦扬花期第二次在小麦乳熟初期药剂有25%三唑酮和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
4、防治小麦病毒病,①治蚜防病。及时防治蚜虫是预防黄矮病流行的有效措施。拌种,用种子量0.5%灭蚜松或0.3%乐果乳剂拌种。喷药用40%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或2.5%功夫菊酯、氯氰菊酯乳油2000~4000倍液。②加强栽培管理适期迟播:增施基肥、早追肥等,对减轻病害都有一定作用。
上一篇: 温室桃树何时进行冬剪?
下一篇: 低水分青贮的基本原理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