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畜养殖 > > 奶牛产后胎衣不下应如何防治?

奶牛产后胎衣不下应如何防治?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奶牛产犊后由于一些因素导致胎衣没有在一定时间内自然脱落,形成滞留,造成子宫内环境受到破坏,感染,甚至造成子宫炎症、化脓、不孕,严重的可以导致奶牛全身恶病质造成死亡。该疾病在奶牛日常生产中较为常见。  

造成胎衣不下的主要原因有:饲料单一、营养不均衡,缺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特别是Va、Vc和硒等;粗饲料质量差,采食量低,子宫收缩无力;牛体老弱,内分泌失调;长期舍饲,运动量不足。  

诊断该病主要从临床症状,一般产后12小时内胎衣全部脱出体外属于正常,48小时以后还未能全部脱出的则可视为胎衣不下。对于发生胎衣不下的病牛,应及时给予促子宫收缩药物,并配合消炎,尽量避免人工剥离,因为人工剥离有可能会导致胎衣残破,碎片或子叶遗留在子宫内造成子宫内炎症,这是造成子宫内膜炎、不孕症的主要原因。  

日常生产中应注意奶牛饲料的营养全价,足量添加必须得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加强饲养管理,合理运动,保持奶牛机体健康。  

诊断该病主要从临床症状,一般产后12小时内胎衣全部脱出体外属于正常,48小时以后还未能全部脱出的则可视为胎衣不下。对于发生胎衣不下的病牛,应及时给予促子宫收缩药物,并配合消炎,尽量避免人工剥离,因为人工剥离有可能会导致胎衣残破,碎片或子叶遗留在子宫内造成子宫内炎症,这是造成子宫内膜炎、不孕症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