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幼苗至结果期均可发生溃疡病,叶,茎,花,果都可以染病受害。1、幼苗期:多从植株下部叶片的叶缘开始,病叶发生向上纵卷,并上下部向上逐渐萎蔫下垂,好似缺水,病叶边缘及叶脉间变黄,叶片变褐色枯死。有的幼苗在下胚轴或叶柄处产生溃疡状凹陷条斑,致病苗株体矮化或枯死。2、成株期:病菌由茎部侵入,从韧皮部向髓部扩展。初期,下部凋萎或纵卷缩。似缺水状,一侧或部分小叶凋萎,茎内部变褐色,病斑向上下扩展,长度可达一至数节,后期产生长短不一的穿腔,最后下陷或开裂,茎略变粗,生出许多不定根。在多雨水或湿度大时,从病茎或叶柄病部溢出菌脓,菌脓附在病部上面,形成白色污状物,后茎内变褐色而中穿,全株枯死,枯死株上部的顶叶呈青枯状。果柄受害多由茎部病菌扩展而致其韧皮部及髓部呈现褐色腐烂,可一直延伸到时果内,致幼果滞育,皱缩,畸形,使种子不正常和带菌,有时从萼片表面局部侵染,产生坏死斑,病斑扩展到果面。潮湿时病果表面产生"鸟眼斑"鸟眼斑圆形,周围白色略隆起,中央为褐色木栓化突起,单个病斑直径3mm左右。有时许多鸟眼斑墨守成规在一起形成不定形的病区。鸟眼斑是番茄溃疡病病果的一种特异性症状,由再浸染引起,不一定与茎部系统侵染同发生于一株。
番茄细菌性溃疡病主要症状为植株叶片卷曲、皱缩,青黄褐色干枯,垂悬于茎上而不脱落。病茎拐曲,生突疣或不定根,病重时病茎开裂,髓变褐、中空。果实发病产生圆形小病斑,稍隆起,乳白色,后中部变褐,呈“鸟眼状”。病重时许多病斑连片,使果实表面十分粗糙。
番茄溃疡病为害较大,茎叶果均可受害。幼苗发病初期叶缘由下部逐渐向上萎蔫,胚轴或叶柄处产生凹陷溃疡状条斑,植株矮小或枯死。成株染病初期下部叶片凋萎,茎内部变褐色,逐渐产生空腔,下陷或开裂,茎略变粗,并有不定根产生。茎部受害,病菌沿着维管束传播,致使一侧或部分小叶凋萎。果实受害果面上出现白色突起的斑点,逐渐变褐色。
上一篇: 羊沙门氏菌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下一篇: 马铃薯的收获时间是什么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