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育抗病品种。 2、合理施肥。采用配方施肥,增施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以提高植株的抗病性。
3、栽培措施。适当早播,合理密植,中耕松土,适量浇水,雨后注意排渍降湿,必要时喷施叶面营养剂,创造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的良好环境,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减少病害的发生。
4、药剂防治。使用化学药剂的作用是抑制孢子萌发和防治病害。
(1)在孢子高峰期用药对孢子萌发有抑制作用97%敌锈纳原药250-35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
(2)、在玉米锈病的发病初期用药防治。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后、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20%萎锈灵乳油400倍液、40%福星乳剂9000倍液、50%胶体硫200倍液喷雾。7-10天一次,连续防治2-3次。
5、玉米收获后。收集并烧毁病株残体,以减少侵染来源。
上一篇: 细胞分裂素的作用与应用的是哪些?
下一篇: 洪涝对农作物有何影响?